第七十四章大怒

第(1/2)页

  初秋的成都,渐渐凉爽起来,不复夏日的炎热。
  诸葛瑾访汉一行,对大汉而言,有利有弊。
  弊在于折损刘禅威望,诸葛瑾访汉后,蜀中士子皆有议论,  允诺东吴称帝一事。
  不过所幸的是,谯周在武担学宫,多为刘禅摇旗呐喊,消除不利言语。
  而利确实如诸葛瑾所言,东面无碍,一则可抽调士卒前往汉中支援,  二则可让刘禅放心大胆地处理李严。
  在诸葛瑾离开的次日,  刘禅以商议设立巴州一事,诏李严来成都。
  李严接令后,  心中甚喜,虽不知朝中局势如何,但依他判断九锡事件应该让陛下有所顾忌,否则不至于让自己入朝商议巴州之事。
  但殊不知乃是刘禅担忧李严另生祸端,哄骗他入京而已。
  李严不过数日,便至成都驿馆休憩等待刘禅接见,馆丞上报情况,很快李严进成都消息,便传到刘禅耳中。
  消息传来之时,刘禅正接见调查徭役一事,归来的董允。
  数月前,刘禅于汉中理政,时闻广汉郡民张慕反叛,  占据山林,  于绵竹一带兴风作浪,  劫掠军资。郡都尉张嶷以和亲为名,  邀张慕来赴宴,并趁机斩杀,  清剿山贼。
  刘禅怀疑其中端倪并不简单,于是遣董允前往当地调查事情原委。此行一去便是数月,董允终返。
  “陛下,李都督正在殿外等候着!”黄皓驱步入内,恭敬说道。
  刘禅闻言,脸色如常,语气转冷,说道:“无事,让李都督在殿外,好好等候一番,待会传唤!”
  侍奉刘禅许久的黄皓,听出刘禅不悦,虽不知陛下为何恼怒,但也不敢多说什么,缓步退下。
  相陪刘禅近十年的董允,自然也是听出刘禅不悦,疑惑问道:“陛下这是为何?”
  刘禅沉吟半响,念及董允为人,  缓缓说道:“不知休昭可知晓上丞相授九锡一事乎?”
  “略有耳闻,  臣闻言乃是逆魏细作所为。”董允答道。
  刘禅长叹一声,  说道:“实乃上丞相隐瞒也,此事乃是李严所为,朕才这般气愤。”
  “什么!”董允吃了一惊。
  刘禅摆摆手,叮嘱说道:“卿知晓即可,不准告诉他人便可。费卿都不可说。”
  “诺!不知陛下准备如何处置李都督?”董允好奇问道。
  顿了顿,董允劝谏说道:“臣闻关中大军蠢蠢欲动,还望陛下小心行事,切勿生乱。”
  “朕自有定夺,休昭勿忧。至于徭役一事,不知情况到底为何?”刘禅说道。
  闻言董允迟疑半响,从怀中掏出奏折,递交于刘禅,说道:“望陛下息怒!”
  刘禅不解其意,接过奏折,浏览了起来。
  半响后,刘禅勃然大怒,奏折扔到地上,起身踱步,手指奏折,愤然说道:“这便是大汉宗室吗?嘴上喊着兴复汉室,背地里居然如此无耻,妄受先帝之恩,老而不死是为贼。”
  董允低头捡起奏折,幽幽叹息,说道:“不知陛下如何处置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