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不守亦不可

第(1/2)页

  汉、魏两国总计近三十万大军的交战,为期两个月之中,在以费耀阵亡,郭淮兵败湟中,夏侯儒失守钖关的情况之下,曹魏折损三万士卒,草草结束此次伐蜀。
  曹叡下令各部撤军,  命骠骑将军司马懿撤军防卫荆州,防止陆逊北上;又让大司马曹真放弃攻陇,救援凉州,护卫萧关道。
  以郭淮兵败为由,贬凉州刺史郭淮为破蜀将军,入关中于曹真手下听令;大匠杨阜调凉州刺史,任征蜀将军,  持节,负责凉州战事,受大司马曹真节制。
  东吴方向,原本蠢蠢欲动北上的陆逊得知司马懿回师之后,也放弃趁火打劫的想法。
  而曹真得令之后,沉吟许久,念及凉州要地,征调关中士卒万人随杨阜入凉,守卫西凉;曹真自己罢兵回师长安,安排诸将拱卫陇山东侧要塞,如夏侯霸驻守陈仓,戴陵驻守高平第一城(萧关),郝昭驻守乌氏县,郭淮随身听用。
  长安,大司马府。
  曹真在长安设宴款待入凉的杨阜,  宴后众人离去,  唯有郭淮依然作陪。
  十几盏油灯照亮昏暗的大厅,三人抿着茶水漱口,  有些沉默。
  曹真端着茶盏,说道:“伯济,你可将凉州情况详细说予杨刺史听,特别是蜀军情况。”
  郭淮抿着嘴唇,拱手说道:“诺!”
  “目前蜀军已占西平郡,加之陇西郡,蜀军已全据河湟谷地,目前凉州诸郡兵七千人皆屯兵于金城郡,魏平则率军驻守金城青石津(今西固区八盘峡附近),扼守险要,令魏延不得入也!”
  “杨刺史若入凉,以关中士卒守金城诸地,可让诸郡士卒罢兵,以修养生息,待日后征战。”郭淮一一说道。
  说完,郭淮还从怀中掏出掏出一份巾帛,递给杨阜,说道:“具体详情,淮已经写于巾帛之上,  杨刺史可详查也!若杨刺史还有疑问,  可问于在下。”
  须发斑白的杨阜,轻咳一声,说道:“倒是辛苦伯济了,阜有一问,不知伯济可解否?”
  “杨刺史请说,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郭淮说道。
  杨阜拿着巾帛,问道:“伯济以为蜀军实力如何,凉州士卒可以一战乎?”
  郭淮沉吟片刻,说道:“蜀将魏延善晓阵战,其麾下士卒骁勇善战,我不如也!蜀军士卒善步战,缺大量精骑,弓弩为之强也。不过以目前局势而言,西蜀骑卒数量上涨迅速,且骑卒实力并不弱,当为我大魏劲敌,除非我军士卒多于蜀军,否则淮以为野战应为下。”
  曹真放下茶盏,问道:“不知杨刺史入凉,准备如何以对蜀军。”
  杨阜抚须沉思,缓缓说道:“以阜之见,可采纳伯济之言,若蜀军来攻,在下则固守金城郡,令蜀军不得入凉,届时待蜀军粮尽退兵即可。”
  曹真点了点头,继续问道:“不知杨刺史准备如何守之?”
  杨阜瞥了眼曹真,知晓他对自己不放心,于是详细说道:“守凉首在守金城,金城郡者,凉州要害也。若西蜀得金城郡,可北击河西诸郡,届时凉州尽失也。而金城北有大河,南背皋兰山,东扼青石津,西控榆林,险要无比,实为固若金汤之城。”
  明显杨阜有做过功课,曹真听闻后,面露喜色,不有抚掌而笑,说道:“真还忧虑杨刺史远离西北数年,不晓凉州之事,看来真多虑也!”
  杨阜笑了笑,抚须说道:“只要大司马能守住萧关道,防止西蜀从回中道北上隔绝凉州与河西联系,阜必可守住金城郡。”
  闻言,曹真不由叹了口气,说道:“杨刺史之言正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