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放虎归山?

第(1/2)页

  时入黄昏,中军营帐内,刘禅高坐岸上,诸葛亮、黄权分居左右,各部将校坐两侧。

  帐中案上虽食物朴素,不过众人却食之有味,时不时举杯相敬,笑语飘出帐外。

  诸葛亮坐在刘禅席下,招手叮嘱众人说道:“贼军在东,不可轻敌。酒虽好,却不能多饮,诸将限饮三樽,违者军法处置。”

  吴班嗅着杯内的醇香的酒味,一脸正经地说道:“上丞相,某兄长偶感风寒,不能饮酒,不知可把三樽酒转于在下。”

  诸葛亮闻言,哭笑不得,说道:“再补军令,每人三樽不可赠予,可少饮,不可多饮。”

  刘禅夹着炖过的肉片入口,笑道:“舅父既喜酒,朕便让皇后命人送一瓮金浆到舅父家中。待关中平定之后,可回成都邀诸友畅饮一番。”

  吴懿瞪了眼吴班,拱手说道:“启禀陛下,臣弟胡言,岂敢劳累皇后。”

  刘禅摆了摆手,说道:“无碍,朕不喜饮酒,宫中佳酿少有人饮,放于宫中岂不可惜。”

  吴班嘿嘿一笑,拱手说道:“既然如此,便有劳殿下(皇后)辛苦一趟。”

  刘禅看了一圈帐中众人,笑道:“可还有要金浆酒者?朕宫内金浆酒甚是美味,不逊色于巴乡清,甚至有过之而不及。”

  此言一出,不管是不是好酒之人皆蠢蠢欲动,大胆之人出声留下姓名,随后大部分之人都留下姓名,并口谢陛下。

  金浆酒就是甘蔗所酿成的酒,众人未必不曾饮过,为何纷纷讨赏?不过是天子所赐而已,有这一光环在,不管是不是自己喝,都想要一瓮回去放在家里珍藏。

  诸葛亮看着一幕满是欣慰,君臣和睦,大业定有所成。

  刘禅趁此良机,朝向诸葛亮,低声问道:“相父,夏侯儒被擒于我军之中,如今良时若无机密,不如让其进帐入席,以示大汉仁德之心。”

  汉与魏之间,仗打了这么久,除了于禁外,也是第一次俘虏夏侯儒这种高官。而且这高官与大汉还存在着亲密关系,实属难得。

  “陛下可自行做主,”对于刘禅的询问,诸葛亮将决定权抛给他自己。

  闻言,刘禅看向侍从,指着吴懿身旁,吩咐说道:“在国舅之侧,再设一案,邀魏将夏侯儒赴宴,言乃朕相邀,以叙亲戚之好。”

  “诺!”侍从应道。

  未过多久,待侍从禀告后。夏侯儒掀开营帐,走至帐内,只见帐中一人英气勃发,内含尊贵之气,不由令人称赞其不凡。

  而刘禅也在打量着这个便宜叔父,夏侯儒年约四旬左右,身材挺拔,面容清癯,双目有神,一身玄色长袍穿在身上十分协调,腰间系着一条玉带,气质儒雅。令人观之,不似武将,反而像是文士。

  廖立见夏侯儒站在原地也不行礼,呵斥说道:“见陛下而不行礼,岂有此理?”

  夏侯儒挥挥袖子,轻哼一声说道:“儒只知此宴乃是在下侄婿相邀,余者一概不知。若不是在下侄婿相邀,儒就此告辞。”

  说完,夏侯儒就准备走。刘禅站起身子,喊住夏侯儒,说道:“叔父且慢,属下多有怠慢,还望见谅。”

  说着,刘禅上前挽住夏侯儒的手臂,说道:“此案专为叔父所留,还请叔父入座。”

  夏侯儒看了眼干净的桌案,见其没有羞辱之色,而是上等之位,也不客气径直坐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