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南阳

第(1/2)页

  残阳如血,群鸦盘旋。

  战场上,大批汉军士卒打扫着战场,将投降的魏军士卒缴械之后,又剥去甲胄,又拔下死人身上的甲胄。捡拾地上损毁的兵刃、箭矢堆积在一起,准备回收,运往汉中、关中后方重铸。

  汉骑游弋四周,寻找因战事而四散的牛、马、驴等牲畜。在这些打扫战利品上,诸葛亮也有明细的规定,各级将校需要按军法严格打扫战场。违者,需受处罚。

  没办法早些年的大汉太穷了,以益州之地对抗拥有中原的曹魏,不得已这么做。而至如今,大汉虽占据三州之地,颇有富裕,但依然没舍弃这些军规。

  向煜单手扶着腰带,指着周围,强调说道:“严禁胡部擅杀逆魏投降将士,违者斩。”

  “诺!”

  胡人的野性难散,在随军征战期间,偶尔会有犯军纪之事,如杀俘泄愤,掠夺乡野。不过大汉对于这些的行为严厉禁止,若有发现一律处死。

  当初胡人虽有怨言,但看着单于发下来的战利品,怨气也就散了。

  “将军,胡质和几名亲卫跑了!”侍从禀告说道。

  向煜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说道:“此战胡质,仅以身免,其麾下荆州士卒皆已被我军覆灭,其在南阳亦难作乱。”

  “诺!”

  向煜很是欢喜,这场战打得漂亮,彻底扫除了魏人在荆州腹地布置的最后一支大军,让大汉进军新野、宛城颇是畅通。同时也代表着,自己立下了大功,升官授爵不在话下。

  乞伏佑邻骑着战马而来,头盔上的白色尾羽,在风的吹拂下摇摇晃晃,与向煜头上火色的尾羽,相得益彰。其身上的甲胄样式与汉甲胄样式相同,唯有内衫白色,以为区分汉胡习俗。

  下马,乞伏佑邻摘下脸上的青铜面具,说道:“向将军,今上丞相在后,我军先锋,今当挫敌,不如某率本部向东探寻情报,以为之后大军征讨之用。”

  向煜沉吟少许,吩咐说道:“可,乞伏将军率汉胡骑士向东,搜索敌情,某率军看守俘虏,围困穰县,待上丞相大军至。”

  顿了顿,向煜嘱咐说道:“南阳新野乃单于出生之地,不可扰民,若被单于知晓,将军必受单于雷霆之怒,将军不可犯也。”

  乞伏佑邻挤出一丝笑容,说道:“请向君侯放心,军纪某当严守。”

  刘禅对于胡部的邑长封赏不浅,若是惹怒刘禅,废除一个部落之长,还是绰绰有余。原则性问题,乞伏佑邻还是知晓的。

  待乞伏佑邻率领游骑向东而行后,向煜又看着围坐在地上,仅着单衣的魏军俘虏,大概还有近四千人上下,另加数百农夫。

  此战向煜先锋所部有骑步七千精锐,以少击败胡质,并将他打着仅以身免。战斗之中魏军被杀一千余人,扣除四千余人被俘士卒,有二千余人早在其军官,或是自作主张单独脱离战场。

  “俘虏全数押走,前往穰县,在他们面前走一圈。”向煜下令道。

  军士们得令,很快打扫战场。魏军尸体也不会曝尸荒野,毕竟各为其主,互相拼杀,何来仇怨。因此士卒们随意挖了个坑,就地掩埋。

  粮食、箭矢、弩机、刀枪、甲胄之类的能带走的装车带走,派人留守此地,等待后续诸葛亮大军抵达接受物资。

  向煜也不怕被魏军看见,刚才那场战斗,一些机灵的魏军斥候、骑卒、散兵早就在战斗中跑路了,消息也瞒不住,而且也没必要瞒。这场仗击溃胡质大军,在他们这些逃兵的口中相传,想必会在南阳腹地引起更大的震动。

  五月初八,向煜带着大量缴获的魏军旗帜、甲胄以及三四千名俘虏,从穰县城下大摇大摆地走过。次日,穰县县长献城而降。南阳郡中粮仓之一的穰县落入大汉手中,至此荆北半境已在大汉占据,而大汉还向东急剧扩张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