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大唐财相

第(1/2)页

刘晏来了,颜老爷子想了一想,长叹一声。

        “请他进来吧……咱们去见见吧……”

        徐镇川根本不知道来的是谁,不过他看颜老爷子的状态确实不好,忍不住开口劝说。

        “老爷子,不行就约个别的时间吧,何必非要今天相见,等你缓缓,明天后天,也都可以啊?”

        颜真卿摇头。

        “你不知道,此刘晏乃是我大唐财政奇才,日前得元载援引,升任户部侍郎,兼任御史中丞,同时领度支使、盐铁使、转运使、铸钱使,乃是现在我大唐之中财政方面首屈一指的人物。

        如果他要是管理别的,老夫一介闲人,自然想见就见不想见就不见,但是他执掌我大唐财政,最是要害,你也知道,我大唐财政如今摇摇欲坠,正是要大肆革新之时,他前来颜府,说不定有什么事情,事关财政革新,老夫无论如何,也要见上一见才是。

        走吧,我虽然看不上他的恩主元载,却也不能因私废公……”

        说完之后,竟然不顾徐镇川的劝阻,当先走出了书房。

        徐镇川没办法,只能跟在老爷子的身后,随时注意,生怕老爷子有个什么闪失。

        就在此时,直播间中却有私信响动。

        高义。

        有关刘晏的资料。

        说起刘晏,还真不是一般人。

        他的出身极好。

        这里的出身,不是说他是什么世家子弟,又或者是什么富商家的公子,而是这货从小就聪慧异常,到了什么程度?

        玄宗开元年间登科童子试,以神童授太子正字,年七岁!

        没错,就是和徐镇川一样的那种科举考试,只不过徐镇川考的是进士科,人家刘晏考得是童子科,要抡起出身,和进士科的徐镇川相差无几,要是论年龄,不知道把徐镇川给甩到哪里去了。

        就连蒙学经典三字经里面,都有关于刘晏的描述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这是什么概念!?

        在大唐以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无数读书人,都是念叨着刘晏的名字,完成了自己的国学启蒙!

        我就问你怕不怕!?

        人家刘晏不但小时候厉害,长大了更厉害,绝对属于那种别人家孩子的级别。

        玄宗天宝年间就开始办理税务,因政绩显著,官至侍御史,以后更是青云直上。

        宝应元年,为京兆尹、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领度支、盐铁、转运、铸钱、租庸等使,累封彭城县开国伯。

        宝应二年直接封相,升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身居宰相地位,仍领使职,堪称大唐财相。

        就连他身死之后,出任大唐财相的众多人物,都是他一手调教出来的。

        完全可以说,刘晏一个人,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整个大唐中期的财政。

        在他担任大唐财相的几十年中,改革漕运、改革粮价,改革盐法,“广军国之用,未尝有搜求苛敛于民”,施政能力那是相当地突出!

        这样的人物到访,怪不得颜老爷子宁愿拖着疲惫的身体,也要见上一见。

        徐镇川本来还对刘晏这么不开眼有点意见,结果看了他的资料之后,对他相当的好奇,忍不住亲眼要瞧一瞧这位大唐的传奇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