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李艳宏的焦虑

第(1/2)页

  苏庆知提到的李艳宏“摔手机事件”发生在不久前百度的一次董事会上。

  2001年的时候,IT市场形势寒冬依然,但在国内,百度基本垄断了绝大多数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

  李艳宏是一个具有高度危机意识的人,这种状况非但没能让他高枕无忧,反而令他更加的焦急不安了。

  因为在门户网站方面,百度基本没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他看不到公司明年的增长点在哪里。

  李艳宏心里清楚,百度目前的发展模式已经达到瓶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他必须要另辟蹊径,探索明年甚至未来几年百度业务新的增长点,否则等待百度的将会是无尽的寒冬。

  按照李艳宏的想法,等待门户网站的重金购买搜索引擎技术服务几乎是不可能的,再等就是等死,因为互联网的寒冬尚未散去,门户网站连自己都是自顾不暇。

  互联网公司更新迭代太快了,如何让百度永葆活力,这是李艳宏这个掌舵者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这段时期他无比的困惑苦闷,夜里连睡觉都不踏实,可以说是身心疲惫。

  他又想到了自己一直寄予厚望的搜索引擎盈利模式:公司竞价排名。

  这个在前世颇受诟病的营销策略,就是李艳宏在这一时期构想出来的。

  所谓搜索竞价排名服务,具体地说,就是企业在搜索引擎上注册属于自己产品的关键字(即产品或服务的具体名称),当网民通过搜索引擎寻找相应产品信息时,有关企业的信息就会出现在搜索结果中。

  其排序则按企业竞价的结果排列,单次点击出价最高的企业将被排在第一位。

  统计资料显示,在8000万中国互联网用户中,87.6%的人得知新网站主要通过搜索引擎,65%〜70%的网民在点击搜索结果的时候会选择前10条。

  由此判断,排名越靠前的企业,获得客户访问并最终引发销售结果的可能性越大,所得回报也更可观,因而企业有参加竞价排名的动力。

  李艳宏提出“搜索竞价排名”的构想,一旦付诸实施,就意味着百度需要实现由领先的搜索技术提供商向竞价排名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转型。

  要向竞价排名服务商转型,百度必须建立自己的网站,这将对门户网站产生“截流”效应,由此百度和向自己提供80%收入的搜狐、新浪等几大门户网站之间的关系将发生微妙的变化,并极有可能影响公司的收入。

  这与百度向投资人递交的商业计划书内所写的商业模式大相径庭。

  投资人都表示反对。

  董事会一致认为,搜索引擎技术才是百度的根本,是百度现成的利益,他们不希望舍近求远,过早的放弃为门户网站提供服务这块已经到手的蛋糕。

  如果仅仅是董事会不同意也就罢了,在公司内部,李艳宏的亲密搭档徐永等高管团队也对此表示反对。

  提出竞价排名的战略转向,让李彦宏第一次体会到孤家寡人的味道。

  想要把这件事情推进落实下去,困难重重。

  那段时间李彦宏急火攻心,8月份他去特区分公司时,犯了肛肠炎,住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