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共商议

第(1/2)页

见司徒曜态度如此诚恳,阮棉棉和赵重熙也不好继续拿乔。

        阮棉棉轻哼道:“我能定夺什么?只是你们有事情别瞒着我,别让我总是胡乱猜测就好。”

        司徒曜忙道:“是,今后再也不会了。”

        赵重熙见他们夫妻已经把话说开了,也道:“三爷不妨把最近在做的事情同我们仔细说一说。

        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我们虽不敢称有什么大智慧,但总能让计策减少些纰漏。”

        司徒曜道:“殿下说得是,微臣今后不会再莽撞行事了。”

        他遂把自己的计策用最精炼的语言描述了一遍。

        “……此事若是能成,不仅能让杨氏失去倚仗,我也能在圣上面前显一显本事。”

        阮棉棉和赵重熙只顾着琢磨他的计策,并没有答话。

        唯有凤凰儿一听这话便露出了了然的神色。

        原来渣爹除了报仇之外,还打算借着这件事谋一步升迁!

        她暗暗点点头。

        大宋不是大燕,立国刚满二十一年,且一直都忙于四处征战。

        官员们各司其职,每日要处理的事务多如牛毛。

        但朝中没有任何一件事能和前方的战事相提并论。

        正因为如此,大宋对于各衙门以及各位官员的监督力就远远不够了。

        可以说这二十一年来,大宋之所以保持稳中有进,全是因为昌隆帝的统治力足够强,加之国家新立处处皆是新气象,各处的矛盾尚未凸显。

        如今燕宋已经和谈,短时间内不会再有战事,昌隆帝便兴起了整顿朝纲的心思。

        这种时候如果渣爹能够拿出实据参倒几名官员,昌隆帝必然龙心大悦。

        渣爹升官还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么?

        只不过,这一切全都基于那“实据”二字。

        官员们大多老奸巨猾,想从他们身上查出实据,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她轻咳了一声,算是提醒那两个还处于沉思中的人。

        阮棉棉和赵重熙果然一起抬起了头。

        凤凰儿道:“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父亲已经动手了,这件事情就没有停止的道理。”

        她看向赵重熙:“阿福对户部的情况了解多少?里面可有你的人?”

        赵重熙道:“你可听说过沈秉忠这个人。”

        司徒曜知晓女儿从前对这些不感兴趣,便出言解释道:“就是如今的尚书右丞。”

        “哦。”凤凰儿和阮棉棉瞬间了然。

        如今大宋的尚书右丞不就是那个长得很漂亮,人品却不咋地的沈五姑娘的嫡亲祖父么!

        司徒曜又道:“沈秉忠去年八月初才被擢升为尚书右丞。在那之前的近二十年,他一直都在户部任职。”

        赵重熙补充道:“确切地说,他做了十年的户部尚书。”

        凤凰儿道:“那沈秉忠虽然离开了,但他并非致仕也不是贬官,而是一路高升。

        所以户部依旧是他的地盘。”

        赵重熙又道:“如今沈家还有沈二爷在户部任职,只是官职实在太低,具体是什么职务我就不清楚了。”

        司徒曜道:“这个我知道,沈家二爷正是在金部司任职,是一名从七品的小官员。”

        好半天没吱声的阮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