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040 晨练权甲,午熬筋骨

第(1/2)页

万仞山骸骨坟场。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尸山附近。

        “九十八。”

        “九十九。”

        “一……百。”

        呼呼。

        思维帽内,袁野气喘如牛,面目都有些狰狞,勉强数到一百,腿脚一软。

        “嗵”的一声。

        他所驾乘的藏青色权甲,重重蹲坐在地上。

        接着,很没形象的往后“扑腾”一躺,四脚朝天仰着,一副贤者模式。

        连续的响声震荡了很远。

        好在这里骸骨堆积成山,威压几成实质,能伤人精神心魄,早成了万物辟易的无人区。

        袁野算是够猴跳的人了,持证这么多年,若不是前次跟乔惜君他们一起,也是绝对不会过来的。

        二十分钟后。

        胸前驾驶舱打开,袁野才从中摇摇晃晃爬了出来。

        打开驾驶套装,浑身衣物已经全部湿透。

        并非是因为填充介质。

        小阿姨留给他的这两台权甲,虽然外表不算很新,但里边设施还不错,不是先锋官那样的古董,是比较新型的集成平台,无需那种臭烘烘的填充介质。

        他之所以这样,纯粹是汗水浸透的。

        自那日狠狠甩了马主任一脸、扬长而去后,他这一个月来,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骸骨坟场内。

        上午练权甲,下午锻筋骨。

        不知道别人刚接触权甲时的适应进度怎样,反正他只用了一周便基本适应,基础的坐卧行走、纵跃跑跳都完全不成问题。

        这当然不会让他满足。

        接下来他又通过老馆长的渠道,弄到了一些书籍,翻了几遍心有所悟后,便自己别出心裁地开始训练精准操控。

        刚刚训练的项目,便是用权甲的两只粗又硬的机械巨手,两只单足触地面积两平方的机械大脚,使用各种大招,准确攻击袁冬站在尸山半山腰随意丢下来的空饮料瓶。

        “效率还是很低啊,击一百个,需要袁冬丢三百七十六个。”

        袁野毛巾擦着脸,由衷感慨道。

        不过这已经算是好多了。

        半月前刚开始练时,袁冬一整个上午把所有五百个瓶子,丢了三遍,共计一千五百个,他才勉强击中两个。

        饶是袁冬一向脾气超好,也几乎黑脸。

        下午的锻筋骨项目,则是根据那本《天将手稿》第二部分的相关内容,锤炼身体素质。

        手稿到手后一直没有整块的时间,所以翻第一部分“精神意志”和第三部分“八十七场生死战例”比较多。

        这一部分一直没有好好研习过。

        这次深入学习,最让他耳目一新,甚至可以说醍醐灌顶的,就是手稿中所提出的格斗“核心力量”概念。

        “核心肌群大概界定为“腰椎-骨盆-髋关节”区域,涉及到29到33块肌肉,比较复杂……就在文明纪元时武术里讲的‘丹田’附近。”

        “武术思维其实很科学,只是锻炼方式比较低效粗陋。”

        “……‘丹田’位置,就是核心肌群,有各种桩功来锻炼核心,比如‘腰马合一’;

        用特殊的呼吸方式影响深层肌肉稳定腰椎的方式,就是‘气聚丹田’;

        抛石锁,也是为了控制发力……”

        “核心力量,不仅代表肌肉力量这么简单,还代表协调,代表稳定……代表效率。

        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放在桌子上一起转,生鸡蛋转不了多少圈就停了,熟鸡蛋可以转更多圈,比较稳定。

        原因就是因为,生鸡蛋内部松散,不协调,不稳定,不柔韧,力量传导低效,旋转时流失了不少能量。”

        “核心力量,是对身体力量的绝对控制能力,是一切发力和击打技巧的基础……”

        而在随后“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和技巧开始前,还着重提到了一个“发力技巧系数”的概念。

        作为在街头摸爬滚打自学成才的实战派代表,袁野对于后者这个概念,是相当之认同。

        同样恶狠狠打一拳。

        未经训练的普通人,通常无法借助全身的力量,大多数只用到了上臂的力量。

        单纯靠拳头和上臂的重量砸下去,这叫“王八拳”,就是通常所说的笨劲、蛮力,能造成多大伤害?如果速度再慢点,准头再差点,能碰到对方都不错了。

        稍微好一些的,能用到肩、背力量;

        还有些人,譬如袁野这种经验丰富的,则能借到一些腿部力量和奔跑惯性;

        更高级的,能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力程,让力量从脚掌蹬地开始,经小腿、大腿、腰胯、背部、颈肩、手臂,逐级借力,最终在拳锋上发泄出来。

        凡此种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