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4)

第(1/2)页

更奇怪的是,他每次来,点的都是江城子。

        她便忍不住这样想,江城子是苏轼悼念亡妻所作的词,莫不是他也和那苏轼一样?

        不过,像他年纪这样轻便亡故的妻子的人,着实不多见。

        有一日,她唱完了曲,抱着琵琶从台上下去,才刚要转身,便瞧见他也从阁楼上下来了。

        他身边的随从捧来一只锦盒给她。

        她抱着琵琶,并未接过,只是抬头看着他。

        他似乎能知道她有话要说,便抬脚走过来。

        “这打赏,我就不收了。”

        她直视他的眼睛,双眼平和清澈,没有半点不自在,也没有半点女儿家的娇羞模样。

        “我想用这个赏钱,换另一件事。”

        他抬手示意随从退开。

        她见左右无人靠近了,便轻轻朝前倾了倾身子,声音低低地和他说话。

        “我有一好友,似是识得崔六。”

        她未言明那好友是男是女,也只是说识得崔六,其他的一概不多说。

        很是谨慎的模样。

        她想他应该是个聪明人,否则不可能听得出她弹错了调子。

        他果然听懂了,嘴角轻轻勾起一个笑,也不知在笑什么。

        眼里似乎也带着些许笑意,看起来颇有些春意盎然的意味。

        三日后,他又来了酒馆里。

        那日下着小雨,雨势很是缠绵,天未亮便开始下,直到夜幕时分还未停。

        他来的时候,夜幕刚临。

        下着雨的夜,酒馆的客人便少了许多。

        春寒未消,她还在台上拨动着怀里的琵琶,酒馆的门便突然被推开了。

        一阵寒风夹杂着春日的细雨飘进来,她虽远在台上,却也突觉一股凉意袭来,下意识地抬起头,便看见他从门外进来,身上穿着一件蓝色的广袖长衫,手里撑着一把翠竹骨伞。

        夜风从他身后拂来,将他宽大的衣袖带动,带着雨水冲刷过无数次的清爽飒气,还有些许桃花的气味,淡淡的,不易察觉,好像隐在了衣袖里,被风一吹,才散了一些出来,略有些湿漉漉的。

        雨水滴答滴答地从伞上落下来,溅在地上。

        他的发髻似乎被这雨水沾湿了不少。

        他并未在意,只是冲台上的她轻轻一笑。

        她轻轻颌首,算作应答,然后继续拨动怀里的琵琶。

        一曲终,酒馆里的客人便所剩无几了。

        她将琵琶交给小丫鬟,然后寻到坐在角落里的他。

        随从立在一旁斟了两杯酒。

        她在他对面坐下。

        还未来得及开口说话,他便已端起了酒杯,一饮而尽。

        他似乎很有饮酒的兴致。

        她便端起了另一杯酒,微凉的酒杯靠在唇边,却只饮了一口。

        这酒有些微微的辣,还夹着大量的槐花气味。

        许是新酿的槐花酒。

        她放下酒杯,看向他。

        他左肩的衣裳湿了一大片,此刻还未完全晾干。

        “崔六定了亲事。”

        她心中一惊,手指便不自觉地抠住了桌角。

        “听闻是京城御史家中的嫡女。”

        他轻声说着,像是在描述一个板上钉钉的事实,“大约中秋完婚。”

        她手指略一用力,便从桌角上抠下一大块红漆。

        她看着他,心中似有许多话要说。

        她想问,崔六成亲后要怎样安置采月。

        她想问,崔六的嫡妻是个怎样的人,会不会善待采月。

        她更想问的是,崔六到底把采月当成了什么。

        但是她一句话也问不出来。

        崔六是正经的士族子弟,迟早是要娶贵女为妻的,而他这样的人绝不会娶一个卖唱女。

        这件事,她一早就知道,采月也是。

        她轻轻松开了手,沉默良久才说了一句话。

        “采月现在,还好吗?”

        他轻轻抬眼看向她,神色中匆匆掠过一丝惊讶,不知是在惊讶她的反应还是惊讶她问的话。

        “还好。”

        他的声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