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 与众将在巴士拉

第(1/2)页

奋斗之第三帝国23_奋斗之第三帝国全文免费阅读_第23节    与众将在巴士拉来自①38看書网

        当时绝大多数美英高级将领都相信了这一设想,并对“冰航母”充满信心。①38看書网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蒙巴顿将军的游说下,也批准出资建造“冰航母”。但之后罗斯福发现,虽然单项设计都可行,但组成整体后却矛盾百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舰上大型动力装置的散热量估计不足。

        1942年7月的试航中,蒙巴顿将军的奇思妙想变成了想入非非。雄伟壮观的“冰航母”在北冰洋上乘风破浪,蒙巴顿将军站在舰桥上,骄傲地迎风目视前方。起初一切正常,约莫过了半个小时后舰长报告,启航后发动机周围的冰大量融化,如今只剩下个架子了。如果再不返航,整个航空母舰就会变成一泡水了……

        满屋子哄堂大笑,好多人笑出了眼泪。在大家的笑声中,李德极其压抑的心情得到释放,思想也慢慢回归理性。他与戈林和鲍曼低声议论了一会儿,吩咐冉妮亚收拾行李马上出发。

        “到哪?”冉妮亚问道,李德沒有搭理她。

        元首的大轿车沿拉希德大街疾驶,拉希德大街是巴格达的主要街道和商业中心,银行和店铺都集中在这一带,别具一格的阿拉伯市场让人流连忘返。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里的铜器市场,各种阿拉伯风格的铜盘、铜壶和铜杯做工非常精细,曾经吸引了大批前來选购的顾客。

        “糟糕,我答应要给我妈买个铜碗的。”冉妮亚着急地看着元首。

        “我们就要离开《一千零一夜》的故乡喽。”元首答非所问。待轿车离开市场老远、走上滨河公路后他才说:“哎,冉妮亚,你不是要买东西吗?”

        “狗屁。”她两眼望着窗外悻悻地骂道。

        李德从第二排座椅上向后转过头,把下巴枕在手背上望着她说:“你生气的样子真好看。就这样,不许笑啊。巴士拉也有铜碗。”

        “我们要到巴士拉去?”冉妮亚咧开嘴露出洁白的牙齿。

        “我说过不许笑的。”李德开着玩笑,但别人发现他笑得很勉强,不过是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

        戈林一上车就呼呼大睡,不是由于瞌睡,而是面子上过不去----他实在坐不惯接送市民们上下班的大轿车。鲍曼不仅在睡觉,还演奏着三部曲:放屁、磨牙、说梦话。薇拉与丽达谈着俄罗斯的趣闻轶事,偶尔还轻声笑着。只有冉妮亚与三个副官商讨着当前局势。

        李德自上车就闭目养神,看似平淡,实际上心潮澎湃,掀起惊涛骇浪。他指挥着帝国航船行驶在狭窄而布满险滩的航道上,然而战火越烧越旺:三百万德国士兵在东线与苏联浴血奋战,一百五十万德军遍布在从挪威到法国、从芬兰到巴尔干、自捷克到马尔他的广阔战线上,三十万德意志健儿在中东虎视眈眈,还有几万德军驻守在利比亚到摩洛哥,以防备敌人在西北非登陆。现在,美军即将参战,使本來就捉襟见肘的兵力更加紧张。

        怎么办?李德不止一次地扪心自问。答案非常简单:趁美军大举介入欧洲、中东和非洲之前,集中力量荡平苏联,然后抽出兵力与美国对垒。

        然而,取得对苏战争的胜利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可望而不可及。按理说,自1941年6月22日至今,已经有541万苏军沦为德军的俘虏,有236万苏军阵亡或失踪,还有335万残废和重伤。也就是说,上千万苏联红军丧失了战斗力。换做别的国家早就一蹶不振、灭亡几回了。但是,在斯大林的高压政策下,苏联把每一个男人和妇女赶向战场,每一个老人和儿童走进了生产车间,让苏军腾出了一千万的后备兵力。

        李德也有理由感到欣慰:一个国家的最大动员能力是兵员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十。而苏联在竭泽而渔,甚至于把犯人编入军队里。截止八月中旬,德军已完全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从北面和南面深入了富饶的俄罗斯联邦西部,在原全苏1亿9千万人口中,德占区就有一半。

        随着德占区成立临时政府、实行土地改革和宗教自由,以及斯大林对民众的残酷无情,有350万白俄罗斯、乌克兰甚至俄罗斯人与德军并肩作战,相当于一年前入侵苏联的德军陆军兵力。从苏联控制区逃亡者越來越多,仅仅在八月上旬就有1.4万苏军投诚。李德相信,这种现象会越來越多,最终引发雪崩,从而结束斯大林的统治。

        “让苏联的血液流干!”李德狠狠地咂在椅子上,不料却砸在薇拉的手背上,她正把手放在椅子扶手上与丽达聊天。受到元首的重击后泪花在眼眶里打转,使劲忍着沒有哭出來,也沒有向鲍曼告状。

        夕阳西下的时候到达巴士拉。这座城市由阿沙尔、巴士拉和迈阿吉勒3个部分组成。阿沙尔区最大,是当地政府和各国驻巴士拉领事馆的所在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