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节 潜艇史话

第(1/2)页

阅兵第二天,李德、戈林、鲍曼、约德尔、施佩尔等帝国领导,在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和潜艇部队指挥官邓尼茨引领下,乘坐大轿车前往不來梅的戴斯奇马格造船厂。

        战争突然爆发,德国海军沒有一支像样的水面舰队,只能像上次大战那样用潜艇作战。在辉煌的开头之后,今年以來,德国潜艇受到英美舰队的打压。德国潜艇的潜望镜刚伸出水面,就被英国新式雷达发现。德国迫切需要一种能在水下时间更长、隐蔽性更好的潜艇。

        元首此去,就是向元首现场专題汇报改良性潜艇方案。应邀出席了阅兵的u108号潜艇的舒尔茨艇长作为第一线军官,陪同元首出席新潜艇论证会。

        几个月前,李德乘坐帝森豪森的u331潜艇穿越地中海,到达克里特岛,这是他生平第一次乘坐潜艇。潜艇狭窄阴湿的空间、难闻的气味,尤其是中途搁浅,让他受惊不轻。

        在前往不來梅的长达三个小时的路途上,元首如饥似渴地了解潜艇历史,舒尔茨艇长也向李德讲述了潜艇作战的一些奇闻轶事。李德对潜艇有了进一步了解。

        美丽的海洋宽广浩瀚,蓝色的海水波涛起伏,海洋这个孕育了生命的神秘世界,千百年來一直在招唤着人们。那深不见底的海底世界,更是吸引着人类去探寻、去征服。多少年來,潜入海洋深处一直是人类的梦想。

        1620年,荷兰物理学家科尼利斯?德雷尔成功地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艘潜水船,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艘能够潜入水下,并能在水下行进的“船”。它的船体象一个木柜,木质结构,外面覆盖着涂有油脂的牛皮,船内装有作为压载水舱使用的羊皮囊。这艘潜水船以多根木桨來驱动,可载12名船员,能够潜入水中3-5米。

        德雷尔的潜水船被认为是潜艇的雏形,所以他被称为“潜艇之父”,此后百年间潜艇的发展进入了“慢车道”。直到1724年,俄国人叶菲姆?尼科诺夫制造出了又一艘潜水船,这艘船用橡木、松木板、皮革、粗麻布、树脂、铁条、铜皮等材料制成。此后,潜艇的发展又一次进入停滞期。

        新式武器的发展往往离不开战争,战争的迫切需要可以迅速催生出各种新型武器,潜艇也不例外。在1776年的美国独立战争中,潜艇第一次登上了战争舞台。

        富有爱国热情的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生戴维特?布什内尔在华盛顿将军的支持下,开始研究用潜水船打击英军的方法,潜艇发展史上著名的“海龟”艇就这样诞生了。

        “海龟”艇外形酷似海龟,艇内空气可供驾驶员呼吸半小时;在艇的上部还装有2根通气管,上浮时打开,下潜时关闭,从而可以补充新鲜空气。为了控制潜艇的上浮和下沉,艇内设有压载水舱,用手泵控制水柜内的水。为应付紧急情况,艇内装有一块90千克重的铁块,危急时刻只要抛掉铁块,潜艇就可以迅速上浮。

        这种最早的潜艇依靠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两个人力驱动的螺旋桨來控制,武器则是挂在艇体外面的一个重约68千克的炸药包,攻击时把炸药包放到敌舰外壳上。

        不难想象开着这样的潜艇有多累:一边手忙脚乱的转动两个螺旋桨手柄,一边满头大汗地用手泵往水柜里注水,当不可靠的水密门关得太迟时,潜艇直溜溜地往下沉,眼看就要被水压挤扁,于是就赶紧把铁块推出去。所以说,能够开这种潜艇的人不是非常勇敢的人,至少也是脑袋里进了水的人。

        人类第一次潜艇作战以失败而告终----1776年9月7日,历史上第一次潜艇攻击开始了,这次攻击由美国上士埃兹拉?李來执行。他驾驶着“海龟”艇成功地潜到了英国战舰“鹰”号的尾部,接下去的工作就是用钻头在敌舰上穿孔以便固定炸药包。然而,他打钻的地方正好是一块金属板,半个小时之后他仍然沒有钻透敌舰,只好上浮悻悻返回。

        虽然“海龟”号沒有取得战果,但它揭开了潜艇实战的序幕,从此人类的战场也从陆地、水面发展到了水下,“海龟”号也以其与现代潜艇相同的设计原理而赢得了世界上“第一艘军用潜艇”的美名,在世界潜艇发展史占据了一席之地。

        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潜艇进入了正常发展时期。其中,爱尔兰裔的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为近代潜艇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796年,富尔顿对“海龟”艇进行了改进。1801年5月,在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的支持下,富尔顿建造完成了命名为“鹦鹉螺”号的潜艇。“鹦鹉螺”号的外壳是铜的,框架是铁的,艇长6.89米,最大直径3米,形如雪茄,艇中央有指挥塔,水面用风帆推进,水下用人力螺旋桨推进,用压载水柜控制浮沉。

        为了解决水下呼吸问題,艇上带有压缩空气,可供4个人和2支蜡烛在水下使用3小时,能潜至水下8-9米处,它的武器是水雷,再也不用像老鼠一样,在敌人船底下挖洞了。

        富尔顿把他的最新成果向法国人炫耀,在试验中,“鹦鹉螺”击沉了一艘又一艘“敌舰”,大获全胜,但是一到战场上,“鹦鹉螺”连敌舰的跟前都到不了。好不容易释放了一颗水雷,不仅沒炸到敌人,差一点把自己人炸上天,于是,暴跳如雷的法国海军部长把富尔顿赶走了,声称永远都不想看到他和他制造的“美妙玩具”。

        此后,他带着“美妙玩具”,像二千年前中国的孔子一样周游列国,下场也一样:不是人家“砰”地关上大门,就是被人家扔出行李,大声对他喝斥:“大门在你的右边,你还是带着你的破烂离开这里吧。”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欧洲大陆沒有他的容身之处,富尔顿一怒之下横渡英吉利海峡來到英国。孤悬海外的英国人对他在欧洲的遭遇沒甚了解,那时也沒有电话,经过他坚持不懈的忽悠后,头脑开放的英国首相威廉?皮特支持他继续进行试验。

        但是“鹦鹉螺”也太不争气了:在表演中击沉了双桅战舰“多罗西”号,但在实战中依然如故、派不上用场,只在海里打转转。不久皮特死了,靠山倒了,他也沒戏唱了,只得又一次卷起铺盖灰溜溜地离开英国。可叹富尔顿呕心沥血大半辈子,最终被别人授予这样的美名:“江湖骗子”。不过,后人记住了他的功劳。他就像一块垫脚石一样,为后人完美潜艇技术打下了基础。

        现在轮到德国人粉墨登场了。十九世纪中叶,德国人威廉?鲍尔根据富尔顿的设计改进制成了“火焰“号潜艇,其动力装置与自行车很相似,是用脚踏轮來带动螺旋桨转动。在一次试验中,由于操纵装置失灵,“火焰”号一头扎向海底。

        鲍尔沒有惊慌失措,他告诉同伴,在海水灌满舱室后,艇内的空气压力就会上升,等到与艇外海水压力相同时,我们再打开舱盖逃生。结果,鲍尔及其同伴安全地浮出了水面,开创了潜艇历史上艇员逃生并且获得成功的先例。

        但是把潜艇成功用于实战的还是美国人。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为了打破北军对南军的封锁,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