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传承(中)

第(1/2)页

白小飞还是之前的姿势,甩着胳膊,欢快的跳着:“院长哎…”

        陈继礼愣了一下,也跟着跳了起来:“小飞哎…”

        “你干嘛去…”

        陈继礼脸一板:“我找你呢我!”

        白小飞跟着停了下来,诧异的问了一句:“找我干嘛?”

        “三位老人家怎么样了?”

        “还那样,缠着要我学他们的本事,不是,院长,您知不知道,这么做,会给我造成多大的精神压力?”

        陈继礼指着他道:“必须得给你,知道为什么吗?”

        看了看陈继礼,白小飞像是明白了什么,惊喜道:“我有当院长的潜质?”

        “你拉倒吧!”

        陈继礼没好气说了一句:“我这儿根本就找不着别人!”

        白小飞一脸懵逼。

        看到这一幕,台下再次一片大笑。

        ……

        关于调表的一段包袱,白小飞直接删了。

        逻辑上说不通啊。

        感觉高晓攀当初留下这一段,纯粹就是为了搞笑。

        白小飞认为这个作品本身就不是以搞笑为主,而是带有一定警示意义的情怀作品!

        传统艺术,没有那么多专业的人去学,去做,更多的,因为什么?

        赚不到快钱,而且很难!

        当然,卖情怀不是原罪,否则身为曲艺家协会主席的姜昆也不会去给高晓攀站台,即使站台,也不会说那一番话。

        “越来越觉得传统艺术的没落,主要是由于盲目创新。抛开艺术的规律,为资金创新、为得奖创新、为创新而创新。一堆内行围着一堆外行,玩得可开心了。评剧象歌剧,京剧象越剧,剩下的象话剧加唱。曾有曲剧作曲家拿着作品对团长说:您看哪里还象曲剧,我还改!”

        很多人不喜欢姜昆,大概是因为郭老板的缘故!

        很多人,其实姜昆出道时,胆大是出了名的,70年代末,他和李文华去部队上演《如此照相》,第一次大胆讽刺文g!

        文g哎,现在网文都不让碰的题材!

        而且姜昆的个人私德还是不错的,比老郭,老赵都要好很多,姜昆当时掌握的资源很多,是国内娱乐界的大拿。做过5、6届春晚的主持人。

        在提携人才上,最好的例子就是姜昆无私提携赵本山,比现在郭赵提携弟子要干净的多,赵是当年姜昆力排众议,作为当时说唱团团长和几届春晚主持的身份几次大力度推荐,否则,老赵想登上春晚,难得很!

        后来,老赵如日中天,姜昆公开场合从没说他当年如何提携赵本山半个字!

        单就这点来说,确实挺君子的…

        现在很多人一提到体制,觉得“黑幕重重”,好像进了体制无好人。

        对比国企和私有企业,体制与国企的人性化,公开化已经做的很好了!

        私企呢?

        很多人说姜昆媚俗…

        这个没办法,人家是曲艺协会会长,组织的人,不献媚难道要学毕老师?

        其实,现在这个谁都能在小剧场玩票的年代,相声更容易趋向平庸,走低俗路线的门槛最低。

        另外,现在这个碎片化的网络时代,说相声明显干不过段子手!

        ……

        这时,第一个房间的灯光亮了起来,站在床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