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诚心礼敬戒贤师 直抒胸臆谈邪路(上)

第(1/2)页

历史的脉络总是这样,作为中华文化的一名普普通通的继承者与传承者,再加上身为帝国认可的官方使节,王玄策面对着对玄奘法师有恩,对大唐有惠的戒贤法师也是颇为尊敬。作为曾经的一代高僧大德,他不仅功德圆满,更是在这五印度大地之上弘扬佛法将近一个世纪,在戒日王的带领之下,又一次将佛法发扬光大。

        纵观这七世纪以后的历史,不得不说,这不仅是时间构成的一个机遇,更注定了佛法将会东传。如若没有玄奘法师,佛法可能就不会这么顺利的在大唐佛光普照。如若没有戒贤法师,玄奘法师的造诣也不可能提升的这么快。世间万物,相生相克,环环相扣。历史的脉络,总是这样的精彩,也是这样的有意思。

        当然,礼敬完佛陀之后,自然是要拜谒一番这戒贤法师的灵位。出了这正殿之后,在明空法师的指引之下,众人一边观瞻这那烂陀寺的盛景,一边畅聊这。只听王玄策这样问道:“不知法师是否可以告知,这戒贤法师当时是如何圆寂的?”

        “在你们走后的四年内,师父为了让这佛教能够继续在我五印度大兴,就在利罗阇大王的支持下,不顾体弱多病,依旧凭借自己的号召力,让这那烂陀寺恢复到先前一半的水平。就在这第四个年头,有一日早上,我亲自前往师父的禅堂问安,当推开房门之时,发现师父已经坐化。也算是无疾而终”明净法师也是带着对师父不少的思念之情说道。

        “这么说来,法师这一生也算是善始善终,这后半生为了和我大唐国之间的交流,也是穷尽了一生之力呀”王玄策也是带着不少的惋惜之情答复到。

        “是呀,师父在临终前的几天,也时常的念叨玄奘法师和长史你,说起你们二人,一个宽厚仁慈,一个正义正直,言语之中不住的流露出夸奖之色。不知玄奘法师如今在你们大唐如何?”明净法师话风一转,就继续问道。

        “一切都好,正是因为玄奘法师在贵寺学得精湛的方法,才在我大唐又一次将佛法发扬光大,让佛光光芒四射。”王玄策一边走着,一边回复这他的话语。

        “唉,这可真是比我五印度强了太多太多了,长史这一路而来,也应该知晓,我们这五印度这佛光可是蒙尘了,至今日,日渐凋零的让人心寒呀”明净法师言语之中,不住的流露出甚多的惋惜之色。

        这样惋惜的话语,自从王玄策等人入了五印度之后,已经听了太多太多了。虽说他跟随玄奘法师也不少时日,但是对佛法自是没有太高的悟性,所以,对这辩论,对这婆罗门教在理论上压制佛教之事,也是无能为力。尽管他也是颇为痛心目前五印度佛教之遭遇,但是也晓得这种理论之上的败北,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除非再有玄奘法师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