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举义兵秘密联络 至窣国再收厚礼(下)

第(1/2)页

在这奢华的王宫大殿之中,窣禄勤那国国王引着王玄策就走下了大殿的御阶,随着覆盖这宝物的红绸拂去,四件有很深寓意的国宝就这样展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只见这第一件,乃是一刻画的惟妙惟肖的犀牛玛瑙杯。长约六寸,高约两寸多,不仅晶莹剔透,更是精美绝伦。

        而这第二件,则是一提梁银壶。高约一尺,腹阔五寸,在银壶腹部之上簪刻一精美大象,这银壶,是一整块银子敲打而成,丝毫看不到衔接之处,故而颇为雅致与难得……

        这第三件乃是:一杆锡杖。长约两米,通体衬以缠枝蔓草,簪刻七位著名僧人于其上。只见这七位僧人,个个手持法铃立于莲花台上,不仅憨态可掬,更惟妙惟肖。在锡杖之下端缀饰蔓草、云气和团花,也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而这第四件则是:佛教至宝,舍利子十颗。个个有米粒般大小,以红黄白三色为主……

        面对如此至高无上的国礼,众人是又惊有喜。喜的的是这佛教无上至宝,竟能借此流入大唐,惊的是,不知道这些国礼该收还是不该收……

        只听这窣禄勤那国国王对着这些国宝,细细给他们解说到:“这第一件,是来自波斯之物,虽说自己也颇为喜爱,但是赠予大唐皇帝陛下,更能体现我之诚意。

        这第二件,也是出自波斯巧匠之手,在我宫中已经收藏多年,故而也相赠与皇帝陛下。

        这第三件,乃是阿育王时期的高僧遗留之物,因佛教在我国日渐消亡,留着也没有多大用处。而大唐又是崇尚佛法之国家,我想借此赠送于贵国。

        这第四件也是阿育王时期,分封在我国之佛祖真身舍利;随着佛教寺庙的破败,也流落于宫中,故而也相赠贵国”

        虽说王玄策多加推辞,但是看着如此情真意切的宝物,以及国王言辞恳切的话语,故而很是感激的说道:“为了佛教兴盛,为了我大唐百姓,王玄策代表我大唐皇帝陛下,以及大唐万千信众,感谢大王”说着,又是长长一揖……

        随着这国礼赠送环节的完结。但见这窣禄勤那国国王,盛情邀约王玄策等人,亲赴准备甚久的国宴。一行人,依旧在这样祥和,和轻松的氛围中,缔结了两国之间的友好盟约。

        随着氛围的融洽,他们就聊到了这贸易,聊到了商路;于是一个宏大的设想就这样在宴会之间达成,即唐番道的南延工程,延伸到这窣禄勤那国。于是,一条充满和平的商路,一个肩挑和平的使者,就这样将两国之间的贸易抬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大唐与五印度之间的贸易,就这样随着意向的达成,开枝散叶,蓬勃发展开来……

        王玄策等人于是又在五印度的大地之上,筑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面对这段时日,颇为欣喜的成果,王玄策等人的心情也甚为舒缓。故而就在这窣禄勤那国,多停留游玩了一些时日,也算是稍稍放松一些。待他们了解了这窣禄勤那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