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第43章 宿舍有鬼(三)

第(1/2)页

第四十三章

        白芊的语气很平静,    没有透出哀伤悲戚之情——可是钟可清楚,    越是平静的水面下,    隐藏的暗流越是汹涌。

        她问钟可是怎么走出丧母之痛的,    然而男孩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一切好像是自然而然生的:钟妈妈生前是小学数学老师、为他启蒙,所以他喜欢上了数学;母亲走后,阳台小花园差点枯萎,    无人照料,    所以他才接手;当悉心栽培的多肉植物长出花剑之后,    他第一个念头就是送给杨心跃,    朦胧间有了对她的好感……

        他从未“迷失”,所以也谈不上“如何走出”。

        白芊的问题就像是一道出他能力范围的数学题,    所有人都在讲“这个知识点你学过”,    可是他确实答不出来,

        他一时语塞,    因为帮不上她,    他喃喃想要道歉。

        忽然这时,    从拐角处迎面走来一位上了年纪的中年女性,她身着一身得体的西装套裙,    她正是他们文理两班的英语老师。

        “老师好。”转眼,白芊就换上了一副青涩的笑脸,    眉眼弯弯,看上去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学生,    无忧无虑。

        至于刚刚她暴露出的重重心事……仿佛,    是钟可眼花看错了。

        ※

        晚自习上,    钟可手里握着笔,坐在最后一排安安静静的看着书。

        忽然,前排的男生转过头来,冲他挤眉弄眼一番,拳头张开,落下一张小小的纸条。

        钟可展开纸条一看,熟悉的字体映入眼帘。

        ——【钟可,你说我要怎么帮助芊芊才好呀?】

        杨心跃的字迹不像一般女生那样娟秀纤瘦,大开大合,提笔弯钩满是凌厉,颇有她用剑的风姿。

        钟可旁边的缪斯斯笑了一声:“个qq消息不就得了?还传纸条,不如养只鸽子给你俩鸿雁传书吧?”

        钟可认真回答:“我和班长上课都不带手机的。”

        随身带着两台手机的缪斯斯:“……”

        不愧是班长和学神,真是以身作则的好学生。

        那天中午,钟可和白芊聊过天之后,钟可左思右想,还是把这件事告诉了杨心跃——按理说,白芊的家庭情况是她的个人隐私,他不应该随便告诉别人,可杨心跃是她的闺蜜,闺蜜的开导总比自己有用的多。

        结合钟可转述的情况,再想想袁筱说过的话,杨心跃立即理解了白芊为什么会有重的心理包袱,毕竟是已经去世的爸爸的遗愿,所以白芊才背负着这么大的压力啊。

        因为这件事,杨心跃连晚自习都上不好,第一次和钟可偷偷摸摸传起小纸条。虽然他们之间隔了好几排同学,但大家都挺给面子的,甘愿当他俩的“鸿雁”。

        古代有茶马古道、丝绸之路,今天就有“班长专线”。

        钟可提笔在纸条上写下几个字——

        钟可:【现在事情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先确定白芊就是“女鬼“,第二部分,开解白芊,不要让她再有这么大的心理压力。】

        三分钟之后。

        杨心跃:【白芊肯定是女鬼!她学习压力这么大,每天晚上睡不着觉,跑到洗衣房偷偷哭,结果被七仙女听到了,被她们误以为是女鬼。】

        又是三分钟。

        钟可:【我总觉得不太对劲,有什么被咱们忽视了……袁筱和她一个寝室,让她多多开解她,别让她大半夜乱跑。】

        最后一次纸条传了回来。

        杨心跃:【ok!大不了我去钻她被窝,抱着她睡觉!我就说我怕冷,必须要抱抱才能睡着!】

        钟可:……

        男孩望着纸条上的这句话,思维如信马由缰,瞬间狂奔出几百里,他脑中不由自主浮现出一个场景——

        冰冷的冬夜,他穿着单薄的睡衣,在被窝里辗转反侧。忽然,一具玲珑有致的身体轻轻贴了上来,钻入他的怀中,紧紧依偎着他。

        女孩睡裙轻薄,从肩膀滑下,露出圆润的肩头和伶仃的锁骨,她自他怀里抬起头来,脸颊冻得红扑扑的,笑容就像是冬天里的苹果,脆生生的,可甜了。

        少女嘴里吐出一句理直气壮的命令:“钟可,我冷,你给我抱紧点儿!”

        ——哎,哎呀!

        钟可拼命摇头,驱逐脑中的旖思:不不不,现在还是上课时间,绝对不能瞎想!

        ※

        只可惜,袁筱只适合插科打诨,不适合当一个合格的线人。

        第二天一早,袁筱向杨将军报告了最新的“敌情”。

        “心跃,昨天晚上芊芊又消失了好久……”她玩着自己的手指尖,“我昨天两点半起夜的时候,她就不在床上了,后来我四点多又醒了一次,刚好撞上她回来。”

        “你没问她去哪里了?”

        “问、问了。她很坦然的说去了洗衣房。”

        原本京英复读学校是没有专用的洗衣房的,学生们洗衣服,只能在各个宿舍里的洗手池里随便搓搓。当初杨心跃的爸爸送她来学校,看环境“艰苦”,大手一挥,捐赠了十五台洗衣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