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连环计

第(1/2)页

虞朝,皇宫,朝霞殿。

        虞尧皇帝将厚厚的一摞罪证扔向皇后,一沓沓密信顺着皇后桑宜的脸缓缓落下。

        ”看看你都做了什么!“

        皇后桑宜捡起一封信,慢慢打开,一目十行,脸色瞬间惨白:”皇上,臣妾冤枉!“

        ”来人,皇后干政,有损国体,打入冷宫!“

        ”皇上,臣妾冤枉,不是臣妾做的……“

        虞尧袍袖一挥,不理皇后的哀求哭诉,转身离开朝霞殿。

        皇上龙颜大怒,不一会整个后宫都知道了,各宫的妃子都派了自己的宫人出去打听,唯独不敢去皇上的御书房那边转悠,唯恐一不小心惹了圣怒招来祸事。

        书房内,虞尧冷着脸一句话也不说,公孙羽立在一边只能默默等着,直到皇上的怒气渐消,”还有什么事?“

        ”回皇上,微臣在查秀女案的时候,无意现当年唐进士是因后宫有人同朝中之人联手,才绝了唐允之的仕途。“

        ”朕若没记错,唐允之当初还教导过朕几日,朕记得他家人先后而去,故此冷了心,这才弃了仕途。“

        ”皇上,当初所有人都是这么认为的,臣查到唐允之少年时与先帝十分投缘,有一次先帝请唐允之去大国寺,当时年少的唐允之见过您之后,十分的喜爱,在皇上面前毫不忌讳的夸赞,并且几次提及,将来圣上必是明君乃百姓之福,从那以后,唐允之的家人三年又三年的,一个接一个离去,皇上不觉得奇怪吗?“

        ”你的意思唐允之拥护我为下一任君主,家人这才遭遇不幸?若是这样,下手之人为何不直接杀了唐允之,而是先后毒杀他的家人?“

        ”回皇上,可能下手之人也是惜才,他家中双亲去世一人,他就得丁忧三年,三年没过又故一人,六年后他妻子离世,他再愚钝想必也明白了过来,有人干扰他进入朝堂,为了保护他的一双儿女,他只能从此绝了仕途之心,否则他护不了幼子幼女。当初唐宁被人陷害,他急冲冲的就同意了这门婚事,明知子车府也不是好亲事,唯一的可能是他怕那人伤他的子女,所以委屈求全……“

        ”朕明白了,他们阻扰朕登基,同时打压支持朕的朝臣,只是朕没想到,那些未曾来的及入朝堂的优秀学子他们也不放过,如今朕天命所归,他们还不甘心,朕选个妃子也得经过他们同意!简直欺人太甚!凡是与秀女案有关的官员一律免职,还有唐允之父母和妻子到底是谁毒死的,你务必查明,朕得还他这份识珠之情。“

        ”微臣领旨!“

        接连几日,频繁有飞鸽入宫,皇上的脾气越来越差,吓得那些内侍官和后宫的妃子都不敢有什么小动作,以前各宫都在打探消息,现在是有多远躲多远,尽量不去触霉头。

        杭州知府子车棠最近也是小心翼翼,当初他们都被暗算了进去,如今通过旧卷旧档,他也慢慢摸清眉目,只怕是皇后担心新采的秀女得了皇上的眼,所以多加干涉,可是他却无意间现当初直接设计自己的人却是当今萧贵妃的远亲,从表面看,这一切从上到下全是皇后桑宜那派一手安排,可是却算漏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传话官,在告示还没公布的时候,这位不被人注意的萧公子曾来过,也就是说他是第一个拿到秀女户籍的人。

        紧接着自己收到带话,有位公子给自己带话说有故人相约,自己这才去的扬州,然后路上碰见唐宁,救起了落水的她,再后来因为害怕愤怒失望尽把这事给忘了,只怕这个传话的人也是那萧公子安排,接着唐宁落选,以最快的度嫁进了子车府,这一系列想起来,一环接一环,只怕事先早有安排。

        既然公孙羽是在查这事,肯定会查到这里,想到此子车棠提笔给公孙羽去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下官最近查阅旧档时,无意现一事,不知道是否与公孙大人所到杭州之事有关,特详细述来,若碰巧有关自是臣子对圣上的一片衷心,若无关大人便忘了吧。

        收到信后,公孙羽看完急急忙忙入了宫。

        虞尧看完信后没说话,如果承认萧贵妃一手连环设计秀女嫁祸皇后桑宜,那说明自己是个蠢的,被妃子玩弄于股掌之中,如果不认可,那萧贵妃一党便如了意。

        ”你先去查萧贵妃那一族的人,六服以内查个清清白白,既然她做了这么多小动作,不可能没有一丝痕迹。“

        当天晚上,皇后桑宜在冷宫自尽,结果太医赶来查过脉后吓得哆哆嗦嗦,原来皇后根本不是自尽,而是被人投了毒,冷宫的那些宫婢皆被杖毙。

        皇上将此案交给大理寺,很快查到毒是来自萧贵妃宫中一宫女,宫女受不了酷刑承认是萧贵妃指使,此毒藏于萧贵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