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进球大战的前奏?

第(1/2)页

第四十一章进球大战的前奏?

        李青山并没有在意这一脚射门,现在比赛才刚刚开始呢,他还有的是机会射门。

        洛佩斯并没有一个大脚把球开到前场——这并非皇家马德里的风格。

        皇马的两个边后卫压上的幅度非常道,几乎站到了中线的位置。为两名中后卫则是往两边拉开,哈维阿隆索回撤填补了中间的位置。

        作为皇马中场的指挥官,哈维阿隆索经常后撤到后场来组织皇马的进攻。

        这种组织核心后撤的风潮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在足坛流行开来了。

        足球战术最重要的部分永远是先发制人或后发制人,不断的变化和不断的进化才能带给球队胜利。如果一套战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的话,那么全世界也会出现许多种战胜这一战术的新办法。对于任何一名主教练来说,寻找一种近乎于完美的战术体系是他们的任务。当然了,战术体系永远是接近完美,不可能真的完美。对于后腰位置来说,也是一样,没有完美的战术,只有不断的进步。

        随着越来越多的球队相仿穆里尼奥在中路堆积防守型中场,进攻更多的延伸到了边路,边锋甚至也肩负着组织的责任。这样的发展,使得前腰的存在越发的鸡肋。要知道,就算是罗纳尔迪尼奥这样的天才组织者,他也更喜欢从边路发起进攻。而现在的C罗、里贝里、罗本、乃至于梅西,他们的位置和传统前腰都相去甚远,但他们都是现在球队的进攻核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哈维、皮尔洛、阿隆索这样的新式后腰出现了,他们这样的球员虽然出现在后腰的位置上,但他们更多的是参与进攻组织,而不是专注于防守,他们也被称作球队的“后场司令塔”。在球队的攻击手都囤积在边路的时候,任何球队仍然需要一名中场指挥官完成攻防转换、以及分配球权的任务。

        哈维阿隆索无疑是“后场司令塔”中的集大成者。

        洛佩斯把球给到了回到后场拿球的哈维阿隆索,皇马的进攻枢纽。几乎所有皇家马德里向前的传球以及防守的落位都是围绕着他进行的。

        西蒙尼显然也是对于皇马的这一个套路研究得很深入,正常来说,组织核心后撤,避开了马竞中后场的防守,马竞的防守球员很难干扰到在后防线身前拿球的哈维阿隆索。

        西蒙尼的办法是让迭戈-科斯塔和李青山两人去对位夹防阿隆索不让他有轻易传球的空间。

        果然,当哈维阿隆索拿球之后,迭戈-科斯塔就贴了上去,在他身旁的李青山也随时准备补防上来。

        阿隆索传球的空间被马竞一左一右两名前锋压缩了。

        他把球回传给门将洛佩斯,然后继续跑到空档的位置接球,洛佩斯重新把球传给了阿隆索。

        他赶在李青山逼抢上来之前不停球发动了一脚长传,准确无误的找到了拉到边路接球的C罗。

        这就是作为一名组织后腰的必备技能之一——精准制导的长传。

        C罗在边路接到球,马竞的防守球员立刻如临大敌。

        但是C罗并没有选择带球突进,而是把球传给了前来接应的莫德里奇。

        莫德里奇是皇马进攻的组织核心,他接球后把球分到了另外一边,找到了贝尔。

        贝尔领球后直接内切,在距离球门快三十米的距离上直接起左脚射门。

        库尔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