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4章 龙入深海,就藩!

第(1/2)页

但是大家显然低估了赵室的力量。

        或者说,低估了赵晋,蛰伏在临安的赵晋,这些年却在女帝眼皮底下做了许多事。

        几日之后,从地方官吏到朝堂臣子中,竟有仅百封折子上递。

        都只有一个意思:请封李汝鱼为王。

        这也便罢了,毕竟官场上的人容易被利益驱使,恰好他们需要的利益,赵室都可以许诺给他们,墙头草嘛谁都会做。

        真正惊心的还是从驻军之中来的折子。

        禁军都指挥使及以下,几乎所有中高层将领皆联名陈书,请封李汝鱼为王。

        北蛮来了一封折子,分量最重。

        也只说一件事:为李汝鱼请封。

        这封折子的意味太过于重要,因为这是岳单的折子,他在此刻上折说这件事,代表着他的立场:支持赵室。

        毕竟赵晋此刻还在北蛮。

        得到岳单支持的赵室,彻底占据主动,甚至已经丝毫不惧李汝鱼掌控的铁脊军反叛。

        若是反派,则会被包围。

        禁军和镇北军将以南北夹击之势,彼时,就算是百里春香在世,或者说定鼎南北大战的兵仙现身,也改变不了铁脊军四面楚歌的局面。

        必败!

        岳单的折子,就似压倒天平的最后一颗稻草,几乎是一夜之间,整个临安朝堂,除了枢相公和王竹书保持沉默,魏禧和宁缺依然坚持反对外,但凡朝堂上说话有点分量的臣子,都同意封李汝鱼为王。

        这当中,又有两个微不足道的声音在反对。

        礼部左侍郎范闲,以及刚从地方调入朝堂中枢,任职谏议大夫的狂儒周怀素。

        然而在巨大声涛中,两人的反对声极其微渺。

        大势所趋。

        纵然李汝鱼屡次推辞不就,纵然宁缺和魏禧一力反对,但群臣赞同,赵飒和周妙书一手推进,封王之举已经势在必行。

        群臣讨论的已经不是封不封王。

        而是封什么王,藩地在何处。

        中枢部门的一些臣子看见了机会,枢密院的某些人也嗅到了权势,李汝鱼一旦封王,左散骑常侍会有空缺。

        就算魏禧补缺,那么右散骑常侍出现空缺。

        而李汝鱼权兼的同知枢密院事很大概率被王竹书补缺,那么王竹书的签书枢密院事一职,则会按照惯例从地方驻军高级将领中,或者直接从枢密院直接提拔。

        在各方大势的推动下,李汝鱼无奈接受。

        在这之前,幼帝旨意广告天下,改大定年号,新年号为元新。

        当然,这是赵晋和赵飒的意思。

        年号元新,真正的意义却是从今年起,这是赵室的新纪元,女帝统治大凉的年代一去不复返。

        其后,便是封李汝鱼为王的旨意。

        昭告天下。

        李汝鱼受封为王,夕照山下的院子,被升为王府。

        封号楚王。

        藩地楚州。

        这就有些意思了。

        楚州滨海,从临安过去是苏州,苏州过去是扬州,扬州过去是楚州,恰好处于开封和临安中间,又恰好是禁军掌控的地界。

        封王之后,自然是商讨就藩问题。

        赵室不想给李汝鱼反击的机会——尽管他们一直不明白,李汝鱼在朝堂之上总是逆来顺受,明知道要架空他,却依然选择接受。

        但计划就是如此,李汝鱼不反击,那是最好。

        然而出乎赵室意料的是,封王之后的第二日,李汝鱼就在朝堂之上提出何日就藩的问题。

        让所有人大感意外。

        他这是为什么?

        除了谢琅明白,甚至包括枢相公都莫名其妙。

        李汝鱼是主动放弃了?

        他难道不知道,就算他放弃,赵室也绝不会容忍他当一个闲散王爷,毕竟开封徐骁和君子旗掌控的大凉铁脊军,确确实实的属于李汝鱼。

        这是大凉赵室不可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