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3章 东土君王一盘棋(加更1000字)

第(1/2)页

PS:502章的标题,手机发布漏发了,章节名应是:女帝定规矩,人间新篇章。

        女帝定规矩,看似和张河洛定天下关系不大。

        实际上不定天下,则定不得规矩。

        天上有没有神仙,这一点女帝纵然是圣人,也不敢确定,毕竟人间有人活了数百年,天上有神仙也不足为奇。

        何况还有异人的出现。

        这片天下,早就超出了常理可以度量的范围。

        所以,定规矩之前,得先定天下,若天下不稳、不许,则定规矩就成了一出没有任何效应的闹剧,所以这之中,身为河图洛书的张河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女帝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她是大凉天下的君王,得天地气运,为天道所许的人间君王,是天下最高最大的那一个人,且她还有一重身份:一位不知道以何入圣的圣人。

        这双重身份,才能让她拥有定规矩的资格和权利。

        张河洛和女帝,缺一不可。

        饶是如此,若非有那些目光高远的道家高人相助,这一次定天下定规矩,大概也只能定大凉的南方,定不了蜀中和北方,也定不了北蛮和大理。

        好在女冠、青城老道、龙虎山的开山祖师、花蕊夫人以及算命汉子都出手。

        那些圣人和诸多将成圣之人也没有反对。

        否则定规矩之中,便会有圣人之间的大战,说不得便会有圣人陨落定规矩之后,若有人不允,不仅女帝会强势出手,就连其他人,也会一起屠圣。

        这是大势所趋。

        张河洛定天下,女帝定规矩之时,李汝鱼尚在临安。

        骑了白鹤,并没有立即赶往蜀中。

        他需要帮手。

        然而女帝并没有让人帮助他,李汝鱼只能自己找人。

        万幸有人。

        夕照山下的小院子里,如今很热闹,不仅有在春节之前赶来的小小,尚有毛秋晴、公孙止水,还有阿牧。

        最重要的,还有一位前太子储妃。

        妖女张绿水。

        又名宋词,红衣宋词。

        所以这段日子,李汝鱼着实痛并快乐着。

        三个女人一台戏。

        何况这远远不止三个。

        和阿牧已经生米煮成熟饭,周婶儿也已接受,但李汝鱼依然以为小小来后会有一场矛盾,自己少不得要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然而并没有。

        小小和阿牧貌似非常投缘,很快就以姐妹相称。

        这得益于阿牧无欲无求的态度,以及恬静少言的性格,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小小的大度和感恩小小不会忘记阿牧几次救李汝鱼。

        毛秋晴作为李汝鱼的贴身丫鬟,这是女帝所赐,小小识大体,并无异议。

        毕竟大凉天下的大官人,谁没几个暖床丫鬟?

        公孙止水和李汝鱼之间,处于一种非常复杂的关系,既有当年在春风关杀父的矛盾,但公孙止水并不是徐秋歌那种一根筋的人。

        知悉真相后,并不怪李汝鱼,只怪利用了义父的徐继业。

        然而徐继业已死。

        这仇无处可报。

        对李汝鱼于是介于一种陌生人到朋友之间的态度,不算熟稔,但也无感情,只不过处于惯性,一直喜欢和毛秋晴、红衣宋词呆在一起而已。

        最麻烦的是红衣宋词。

        这位曾名张绿水的妖女,从始至终身份都很诡异,一度曾是赵愭的储妃,却莫名其妙的和李汝鱼有了诸多牵绊。

        她喜欢李汝鱼,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

        她不喜欢小小。

        小小也不喜欢她。

        小小口齿伶俐,曾经把女侠公孙止水欺负得欲哭无泪,也欺负过李婉约,然而宋词也不弱,和小小的口舌之争竟然不落下风。

        很多时候李汝鱼被夹在了当中,左右为难苦不堪言。

        所以李汝鱼其实是很感谢女帝让自己去钦天监配合张河洛定武道境界的,让自己能够借着公事的机会,逃离苦海。

        不得不庆幸,还好那个祸国妖精王妃苏苏不曾临安。

        否则不知道会是什么光景。

        李汝鱼骑鹤到夕照山。

        公孙止水和毛秋晴眼都懒得抬一下,继续对着黑白棋子绞尽脑汁,不明真相的还以为是两位高手,然而仔细一看棋局,都会哭笑不得。

        简直灾难。

        完全是两个出入门的小渣渣在比谁的棋着更烂。

        然而两人甘之如饴。

        阿牧很是勤快的在帮着周婶儿做家务,小小和宋词两人一人坐在书桌前,手中捉了书,一人蹲在院墙上,腰间佩了剑。

        捉书的不看书,佩剑的不练剑。

        两人真吵得热闹。

        其余人已经习空见惯,没心思去劝,反正也劝不了,只会惹火上身,就是周婶儿,这些日子来也厌倦了女儿和宋词之间的争斗。

        只不过她虽然不掺和,但立场坚定。

        有小小没宋词,有宋词没小小,李汝鱼你自己看着办。

        李汝鱼下了白鹤,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见临安天穹生异象,无数七彩霞云汇聚,不就后又有异香满临安。

        李汝鱼明了,是女帝和张河洛在定天下和规矩。

        这是道家大事。

        李汝鱼不懂,也不想去掺和,于是问道:“我要去一趟蜀中杀一个人,小小你去么?”

        小小气鼓鼓的摇头,“不去。”

        李汝鱼干笑一声:“宋词去么?”

        宋词还没说话,小小眼一横,“快去快去,早去早死。”

        宋词本来想去,闻言一脸不爽,“不去,偏不叫你得逞,我就要在这里,天天和你吵架,气死你,怎么着,不服气,拿剑来砍我啊”

        李汝鱼无语,只得去问毛秋晴和公孙止水。

        在厨房里和阿牧准备晚膳食材的周婶儿会心的笑了笑,还是女儿聪慧。

        鱼哥儿要去打打杀杀的,小小当然不能去。

        但她肯定不想让宋词去。

        所以这么一将,宋词还真上当了,要不然小小哪会受得了李汝鱼和宋词朝夕相处,肯定也得跑去更李汝鱼打打杀杀的。

        哪还怎么读书?

        宋词心里也在笑,她当然清楚小小的心思。

        不过大家都是女人,她也明白,自己没搞定谢晚溪,哪怕和李汝鱼在一起了,也不会痛快,索性舍弃了这一次并肩杀敌的机会。

        毕竟小小比自己小那么一两岁,照顾她一下便是。

        以后再欺负来。

        最后的结局是,阿牧不愿意去,毛秋晴走了一趟江湖,又杀不了酷吏来臣俊报仇,如今也厌倦了打打杀杀,不愿意屠刀再出鞘。

        只有女侠公孙止水被李汝鱼强迫着去了。

        理由也简单。

        可以顺便一趟青城山看望一下恩师。

        只是当李汝鱼和公孙止水乘鹤上青天,直奔蜀中后,赤脚女冠从夕照山上下来,不着痕迹的说了一句宋词你得去。

        宋词不解。

        女冠轻描淡写的说了句:“你不去,李汝鱼会有死在青衣唐诗剑下的危险,你是世间除了黑衣文人之外,最了解唐诗的剑的人。”

        顿了下,又道:“何况还有方流年。”

        宋词悚然惊心。

        已经预感到蜀中这一次大战,只怕会是公孙止水的黑白双剑对上方流年的黑白双剑,同门两姐妹的剑道之争。

        以及自己的剑和唐诗的剑。

        但自己打不过唐诗啊。

        实际上,这个天下,能赢唐诗的人真不多,她可是黑衣文人嗯,曾经也是自己的恩师,唐诗是黑衣文人最为依仗的个人武力。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蜀中,历朝皆被誉为天府之国,大燕历朝的时候,蜀中与外界的交通极其不便,所以百里春香才有先安天下后定蜀中的策略。

        到大凉太祖定国之后,大力发展官道,这才使得蜀中不像大燕朝时与世隔绝。

        只不过当年修蜀中官道时,死在那些群山之中的民夫,没有三十万也有二十万,这使得一生主宰江山的大凉太祖留下了一个污点。

        然而功过后人评。

        直到数十年后,世人才知道太祖宁愿死伤无数也要修建蜀中官道的初衷。

        官道大通,蜀中不再是独立为主的王国。

        若是没有这些官道,蜀中就是又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