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0章帝武七阶

第(1/2)页

帝武沈辰已知的七阶,细分为砂砾岩丘陵峰巅。

        砂集砾、砾砌岩,岩累丘,丘升陵,陵隆峰,峰望巅,巅回砂。

        帝武七阶,首尾回环。

        帝砂境是帝武破镜征兆,证明这个武者能够凝聚帝心,成就自身帝格,衍出武魄神通的标志。

        但砂之一字,也细分为粗砂,中砂和细砂。

        显然同为帝砂境武者,破镜那一刻会有很大差别。

        砂集砾,飞砂走砾。

        飘扬居无定所的砂,最终会汇集成为一砾。

        所谓千砂一砾,便是这个意思,大千帝界更有金砂丹砾的说法。

        此刻调息的沈辰,已经完成了千砂一砾的过程。

        并且是真正领悟千砂一砾后,成就最完美的帝砾一重境。

        砾砌岩,万砾堆砌方可为一岩。

        无尽堆砌的万砾,并非每个帝砾境武者都有机会做到砾砌岩。

        也并非做到砾砌岩三个字,就能够完美破入帝岩境。

        岩累丘,千岩万壑累积成一丘。

        丘之一字本为两个小岩堆,经过岁月洗礼自然形成一丘。

        由此可见,帝岩境武者想要一举突破帝丘境。

        需要的不仅仅是力量增强,武魄神通衍出全新力量,还需要一定机缘!

        因为世上有千岩万壑,然丘少矣!

        大千帝界,帝丘境数量已经不可能如前三大阶砂砾岩那么常见了。

        帝丘境武者,数量骤减。

        千岩万壑累积成一丘,显然千万帝丘境以下武者至多出现一名完美的帝丘武者。

        丘升陵,登堂入室。

        丘升陵三个字多么形象,宛如飞升成陵。

        武道登高望月,已经可以俯瞰帝陵境以下的众生了。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帝陵境武者可以抬眸看向虚空中的山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帝陵境武者,也可以俯瞰众生相。

        凌云陵霄,一旦武道修为突破为帝陵二字。

        每个帝陵武者无一例外,都想尽快摸到云霄中的高峰。

        概括八个字,帝王之道,日以陵夷。

        帝陵境再往上,便是三十三天最核心的秘密。

        帝峰和帝巅境武者,几乎已经不能用数量稀少来形容了。

        峰巅二字,足矣。

        排行前二十天家,正是峰巅境武者牢牢俯瞰众生相。

        只不过有了数量差距,数量的差距直接就体现在排名上面。

        前三家明月,赫连和上官排除在外,剩余十七家的差距可以完全用数量来衡量。

        这就是帝武整个大境界,传说中的两小阶。

        虽然七字同属帝武境,但是显然有着天囊之别。

        一阶一重天,宛如七重天。

        越往上空气越稀薄,人数就越少。

        沈辰神念内,自行衍生出帝武七阶的境界划分。

        这一刻的沈辰,心中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

        陵隆峰,循陵而上是为峰!

        在上位,不陵下,帝陵境武者不屑欺凌自己境界之下的武者。

        这是不成文的规矩,谁也不会轻易去破坏。

        夹岸高山,争高直指,千丘万陵皆为峰尾!

        山峦重叠,但是并非都能成峰。

        这就需要集气运,大机缘,大造化于一身,方可一人自我成峰。

        登高望远,横看成岭侧成峰。

        无论什么角度,帝峰境武者都是大千帝界所有人瞻仰的对象。

        这便是陵隆峰三个字,最为确切的涵义。

        沈辰即使调息,也是一心二用的状态。

        他根本没有任何停歇,不断汲取帝武境养分。

        这是太古神念自发形成的冥冥之音,沈辰根本没有任何拒绝。

        他更是拒绝不了,因为这是双神体的意志。

        峰望巅,锋尖为巅。

        登峰造极之处,便是帝巅。

        这是帝武境沈辰已知的顶点,更是大千帝界武者心中的顶点。

        首阳之巅,帝武之极。

        高山之巅,必有悬崖,任何帝巅绝世强者都有强烈的寂寞感。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