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胡隶回师 忠胜军移镇出关

第(2/2)页

总赖在独松关也不是事,正在骑虎难下之时,胡隶带着前军的百战精兵来了。

        赵孟传顾不得披衣,倒穿了鞋就迎了出去,这个时候胡隶就是他的胆、他的盔甲、他的命,根本无从去计较这个部下的迟来之罪,这迟来反而恰恰凸显了其重要性。

        “末将参见相公!”胡隶一振衣甲,锵锵有声,单膝跪地行一个军礼。

        “快起来,不必拘礼!”赵孟传原以为前军已经如风筝断了线,不听他的了,没想到在最危急的时候还是回来了。这老奸巨猾的老油条半是做戏半是真情流露,对胡隶变现出来无比的亲切和器重。胡隶也有些感动,往日的知遇之恩又浮上心头,之前的那点裂隙也弥合了不少。这人呐,有时候就是可以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尤其是赵孟传这样的人,只有危机的时候才不会算计你。

        “咦,怎不见砺锋同来?”赵孟传与胡隶略一寒暄,却发现亲如一体的师徒俩只来了胡隶一个,所以疑惑的问了一句。

        “镝哥儿送伤亡将士回籍去了,这番我昌国子弟折损惨重啊,二千人只剩一千五百了!”这是师徒俩商量好的说辞,既掩饰过张镝的去处,又点出了前军的兵力变化,却把实际的力量盖了起来。

        “要得!要得!可将伤亡将士名籍统计上来,本府必呈请朝廷嘉奖!”

        “末将替全军将士谢过相公恩德!”

        “何谢之有,将士们在前方流血,我等岂能安心在后方坐视!?”赵孟传说的大义凛然,仿佛当初篡改捷报夺取功劳的根本不是他一样。

        这一回随着胡隶到来的又有一个大功劳,比之上一回光复四城歼敌五千更为惊人,光首级就有四五千颗,包括了上千蒙古真鞑在内,甚至还有蒙古人的一个右卫亲军都指挥使。俘虏的真鞑也有上千,另外还抓了蒙古达鲁花赤一人,州总管一人,千户、百户等各级军官则达到数十人,歼敌如此之多,而且都是实实在在的脑袋,这在近十年内都属罕见了,更不用说是这两年节节败退的情况下。真实战果还不止于此,因汉军俘虏都被张镝运走,未记在内,否则更甚。

        赵孟传闻此,整个人愣在当地,已经不能单单用惊讶两个字形容,他不知该喜该忧,咽了咽口水,结结巴巴重复胡隶的话:“杀右卫亲军都……都指挥使秃……秃蛮带!?斩首……四千七百余级!?”

        “俘虏和首级都在船上,相公若不信可以派人验看。”

        赵孟传没理由不信,而这一次的斩获全都真材实料的掌握在胡隶手中,所以谢昌元之流也没办法做的太过,即便还是给赵孟传分润了一大块定策之功,但张镝和胡隶的大功是没办法轻易抹杀的了。

        宋庭的情报滞后,此前对海州的情势竟无察觉,更不论利用机会有所作为了,这里面当然也有赵孟传瞒报真实军情的缘故,故而当朝廷得了这么一个天大的捷报,满朝的讶异绝不亚于赵孟传刚得知消息之时。接着枢密院一番勘验过后发现这些首级和战功竟连一丝的水分也没有,按照惯例的话将领报功总是要夸大一点,至少也要表示一下战场统计遗漏,实际杀伤敌人数量还有若干之类的。这年头如此诚实的将领,又能有如此巨大斩获的实在是少之又少了。

        朝廷的嘉奖很快就下来了,加赵孟传宁国军节度使职衔,赐金五百两。加胡隶致果校尉、忠胜军前军都统制,加张镝翊麾校尉、忠胜军前军正将,各赐金一百两,其余将官也各有升赏。

        胡隶带来的捷报似乎稍稍冲淡了笼罩在大宋朝头上的阴霾,但前线的危机之态并未改观多少,光靠一个小小的忠胜军,或者说只是忠胜军前军,还会有力挽狂澜的希望吗?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