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 延|安之役3

第(2/2)页

交给了副将,让他率领大军一定要跟在那支女真启骑兵的身后。这样才能尽可能的扩大战果。

        仅仅五百人的女真骑兵,在这一刻就像是大宋军的究极武器,更像是西夏军的噩梦,凡是挡在他们面前的任何西夏国军队,哪跑就是铁鹞子也显得不堪一击。

        最终,等到折可适率领府州骑兵赶到时,也只是赶上了西夏大军的尾巴而已。

        这倒不是潘雄进攻的时机选择的太早了,而是,小梁太后的胆子在这一刻实在是太小了,她采取断尾的方式,亲自率领大军逃跑,却把三万士兵留在后面断后。

        于是,五百破十万的战绩就这么产生了。

        最终,经过点算,延安之役,宋军打死打伤超过了两万人的西夏军,这一点已经和第二次洪德城之战持平。不过,赶在那些女真人骑兵身后的金明寨西军却捡了一个大便宜,他们俘虏了超过三万人的西夏军士兵。

        顶住之这一次进攻之后,便该轮到宋军的强力反击了。

        而就是趁着西夏大军顿兵坚城,大败而归,进攻乏力的时机,章楶在好水川北提前修建了在宋夏战争中大名鼎鼎的平夏城。

        在敌境之内建立一座新城,困难非常多。

        不但要准备充足的兵力应对西夏国骑兵可能的袭扰,也要动用非常多的民壮,更会耗费的钱粮和材料无数。如今,还是冬天,修建新城的困难更是加倍了。

        不过,正是因为这个时候夏军无力反击,才是最佳的时刻。

        果然,小梁太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章楶在她的眼皮子底下建起了这座要命的坚城。

        她倒是想亲自率军去阻挠平夏城的修建进度。可是,经过延安之一的损兵折将,战马也因为冬天出动,得不到鲜草的滋养,战马已经非常瘦弱了。

        没有骑兵方面的优势,西夏军队也就失去了唯一优于宋军最大的优势。

        而且,平夏城前面的就是横山,进一步限制了西夏国大军的行动。

        宋夏这两个方向上进展顺利,让汴梁城里的赵煦有些飘飘然了。

        就在这时候,章惇向赵煦引荐了一个罪臣,他就是西军大将王君万的儿子王赡,他因为坐其他事而被撸夺了身上的十一官衔,为了戴罪立功,他向章惇进呈收河湟的方略。

        在咨询活孙路之后,章惇这才将王赡举荐给赵煦。

        孙路,接替蔡卞成为了新任的兵部尚书。当初成功劝说司马光,最终没有放弃河湟诸州地的人就是他。

        眼看着,赵煦就要采纳他的意见了。

        这个时候,一向不参与将领人选的吏部尚书曾肇突然出班,禀报道:“陛下,河湟之地,因为瞎征、陇拶争国,虽已取,但想要守住却很难。以往,熙州和和州有兰州城作为屏障。您如果真得想在此刻开河湟的话,不如先集齐大军先取兰州城,将该城加固之后,再取河湟不迟。

        况且,王赡此人身背数罪,却不知悔过,狡诘难训,其人希冀立边功以得章相的举荐,动机不纯。臣认为王韶的儿子王厚便能当此重任。而且,王厚此人,幼年时便随其父经略河湟,晓畅边事。王赡的父亲王君万又曾是王韶部下大将,必能驯服这匹野马。”

        赵煦考虑了一下,论对官员熟悉的程度,当然是曾肇强一些。而且,他这次举荐的这个人,也的确是个老河湟了。因此,他便点点头应允道:“就依爱卿所言。各位爱卿,你们认为何人能够担任攻取兰州的主帅啊!”

        蔡卞和章楶如今都忙着自己管辖区的事情,自然无法兼顾兰州城。

        在如今的文臣中,真正能够通晓边事、即便是赋闲在家的大臣,还真是不多。

        推荐阅读:天蚕土豆大神新书《》、猫腻大神新作《》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