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逮到耗子就是好猫

第(1/2)页

“天下大,还是朝廷大?”这个问题在李建成的脑袋里转了一圈,李建成反而绕晕了:“朝廷和天下不都是一样吗?天下是朝廷的天下,朝廷是天下的朝廷!”

        这句话说出来仿佛像绕口令一样,事实上这几乎是这个时代人,普通的认知。朝廷既是天下,天下既是朝廷。

        陈应听到这话,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却没有说话。

        李建成疑惑的问道:“难道不对?那你说说,是天下大,还是朝廷大?”

        陈应豪不犹豫的道:“自然是天下大!”

        李建成点点头,不明决心的道:“天下大?愿闻其详!”

        陈应伸出手指,蘸了一些茶水,在桌案上划了一个大致的舆图轮廓,陈应一边画,一边向李建成解释道:“太子殿下,河东作为大唐龙兴之地,却在短短两年之内,两易其手,这难道不够说明问题吗?如今,用句毫不客气的话说,大唐朝廷,威慑力仅仅局限于关中,河东是河东人的河东,河西是河西人的河西,河南也是河南人的河南,河北同样是河北人的河北。打天下不易,守江山更难,治理江山难上加难!”

        李建成点点头道:“不错,陈卿言之有理。”

        “如今、河南、河北、以及山东地区,名义上都归附了大唐了,可是真正的归附了吗?”陈应叹了口气道:“地方与中央,能不能步调一致??”

        李建成沉默了,隐隐约约他明白了陈应提议设立文勋十二转的目的。不过,还有一部分原因他没有想明白。

        “河北水土肥沃,适合耕种,素以殷实著称。河北本属燕赵之地,民风原本却非常难办。别说现在,就算是后世,地方上的村霸,镇霸,同样无法无天。天下有门阀,有世族,州县有豪强,地方乡野又有宗贼。这其实就是地方宗族势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与特殊的地理形势结合,就成了一个顽疾。一般的宗族最多把持当地政权,间接影响太守、县令长,真遇到狠的也不行,毕竟民不与官斗,官府手里有郡兵做为武力后盾,实在不行朝廷还能征发更多的人马,再大的庄园也给你踏平了。可是宗贼不同,他们往山里一躲,据险而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朝廷再多的兵也不好使。

        别看中原世家威风,居庙堂之高,呼风唤雨,声名显赫,一旦失势,随时可能被连根拔起,论生命持久力远不如这些依山傍水的宗贼。只不过他们处江湖之远,名声不显,不够资格在正史上留下姓名,最后化为一个个抽象的标签。

        中央所委派的流官,根本撼不动地方上的宗贼,可是,一旦让地方大权旁落,朝廷政策影响不到,却非常容易痛失人心。中原州县还好一点,最怕的就是偏远州县,那里的宗族和部族势力,更加顽固。

        要想刺况下,大唐朝廷一力求稳,现在是稳定性压倒一切。

        李渊不想冒险,李建成何尝想冒险?

        李建成不禁哂然失笑。陈应是一片至诚,可惜他的资历太低,如果让陈应成为相国,或许可以亲自出面,主导此事。不过,想想陈应的年龄,李建成除了苦笑,还是苦笑。

        陈应实在是太年轻了,根本就没有办法当此重任。

        陈应显然知道这一点,大唐有突厥还有生死之战,正所谓一山难容二虎,华夏这片天空之下,只能有一个王,那就是华夏。

        时不我待啊。

        突厥,颉利可汗如今初掌握突厥,他的地位还没有稳固,这一次他借着机会,将各部落联合在一起,与李唐争夺天下谁属,大战在即,李唐朝廷此刻根本就不可能有大动作。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