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国师玄都

第(1/2)页

  此时,众人正竖着耳朵,倾听着陆乘风探来的情报和见解分析。

  早在三人功成名就之时,陆乘风就悄然退出他们的帮会事务和权利核心。

  原来昔年他在白驼山历练时,就发现自身在商道上颇有兴趣和天赋,于是归家后就开始接触商业。

  后来功成身退,他又借助漕帮畅通发达的河运,把生意做遍了大江南北,深及金、蒙、西夏、吐蕃、大理五国,赚走了数不清的金银珠宝,成为天下间有名的大财主,人称‘陆大官人’。

  如今,他还在曲潮生的‘盐帮’帮助下,开始了海贸生意,接连到达高丽、东瀛等诸国。

  同时,商业运动的频繁流动,也使他的耳目甚为灵通。

  陆乘风目光如炬,他以各地商号为遮掩布,建立了一个个情报站点,耳听八方、眼观六路,收集了来自各方各地的情报,又以商船为消息中转站,与漕、盐两帮一起构建情报机构‘听风楼’,听风楼的探子又唤作‘风媒’。

  陆乘风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摊在桌上,信中内容正是他卧藏大内的风媒送来的最新信息。

  只见他此时一脸忧虑道:“恰如当初师兄所言,铁木真果真是一代雄主,如今他几乎统一了草原各部,颇有几分昔日女真无敌天下的狼吞气象。

  反观这几年金国内外不稳,国力衰退,竟比大宋还要腐烂几分。

  我打听到铁木真已经委任幼子拖雷隐秘入宋,打算联宋灭金。

  唉,大金固然是一条豺狼,但已经喂饱了,吃饱喝足的狼只会昏昏欲睡,不会大动干戈,再行无谓的杀戮。

  反而蒙古这头饥肠辘辘、随时噬人的饿虎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如今朝廷衮衮诸公眼看金国江河日下,便颇为意动,想着一雪前耻,痛打落水狗,可他们怎就忘了海上之盟的前车之鉴呢?”

  “他们没有忘记……”

  就在陆乘风想要再说之时,一道悠长平缓的声音从门外传进,下一刻,便见门一打开,走入了一人。

  那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年青男子,只见他神清骨秀,意态慵懒,舒倦竟又透着几分尊贵清华之气,甚至有几分和欧阳克相似。

  欧阳克睁眼一看,点点头道:“陵色来了,坐吧。”

  此人正是桃花岛六弟子武陵色,也是当今天子最为信重的护国国师,玄都逸士!

  黄药师曾叹,一胸锦绣传七子,唯有玄都得其真。

  这话说得就是桃花满门中,唯有武陵色得他衣钵真传。

  其他人或是得其一道,或是掺杂其他,甚至有青出于蓝、自成一家的,但就只有武陵色所学之纯、所得之博,无不出于黄药师。

  同样,也只有黄药师这位惊世之才,才能教出这位有定国安邦、安民济世之能人。

  闻得惊言的四人也顾不得团聚,忙向这位在朝堂上如鱼得水的师弟求教。

  武陵色抿唇凝眉,好半晌才缓缓道:“以前我也以为朝堂之上满是庸碌无能之辈,才使大好江山倾颓垂危。

  但当我跻身朝堂后才发现,满堂朱紫,衮衮诸公,无论清贪贤奸,无一不是才高智绝的人中之杰。

  唉……想想也是,能从千万人中爬到顶端的,哪有愚蠢不堪?

  崇政殿前看大门的,还长不少心眼。

  陆师兄所言的,他们难道就看不清?想不明?

  非也,不过利令智昏罢了。”

  众人顿时哑然,但转过头一想,也是恍然。

  连贩夫走卒都看到大宋岌岌可危,朝堂之上难道真的不知道?

  若真的昏聩无能的话,早就被人推翻了,何至于民间年年起义,年年失败。

  又听他道:“他们不是不知道文恬武嬉是亡国之兆,但他们就是割舍不了酒色财气而荒淫度日。

  他们不是不知道秣马厉兵、强军壮兵才是正理,但他们就是怕武人强大了从而损害他们的利益。

  很多很多的事,他们都看在眼里,也急在心里,但就是不愿醒来。

  自私的早就想好了后路,刚直也做好殉国的准备。

  可笑的是,就无人想着重整旗鼓,收复失地。

  因为,外族的凶狠把他们的胆魄吓坏,物欲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