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胭脂唇(六)

第(1/2)页

皎皎的确做了怪梦。

        梦中,裴忧的身上染满了血,站在她的面前。

        少年的瞳仁不再明亮,里面有邪气浮动。

        有血顺着他苍白漂亮的脖颈滑下,拖出道长长的血痕,一直蜿蜒到衣襟。

        少年腕上的银铃急促地晃,他的手中捏着匕首,刀尖掉转过来,没有丝毫犹豫地刺进自己的胸腔。

        然后,裴忧瞳仁中诡异的亮意急剧涣散,腕骨上的红绸忽然散开,银铃铛纷纷地掉落下来。

        这是原书中的情节,看到这里时,皎皎实在太困倦,没有连上前因后果,只记住了这孤零零的一段。

        而此时,裴忧的瞳仁清清澈澈,鸦黑的长睫垂下来,看上去又是温和无害的模样。

        他歪头重复,语调柔软,仿佛只是期待困惑得到解答的乖顺少年:“所以,姜姑娘是又做怪梦了吗?”

        “是。”皎皎答。

        她以为裴忧还要继续问下去,然而少年只是轻轻蹙起眉,曲起指节,从她的眼睑刮过。

        “难怪。”他恍然大悟地说。

        “姜姑娘该保护好它。”

        皎皎眨眨眼:“什么?”

        “它看上去,没有前日那样生动清澈了。”裴忧盯着她的眼睛,轻轻叹息。

        皎皎被看得如芒刺背,轻轻往后退了一步。

        她果然一点儿也猜不透裴忧的想法。

        冬日的阳光暖融融的,皎皎的掌心落了融融的一捧光,方才没什么生气的小山雀抖了抖翅膀,看上去也多了点儿生气。

        少女的声音活泼轻快:“那裴公子,今夜丑时见。”

        说完,她急匆匆跑进屋中,过了片刻,又探出头来。

        “裴公子,”她晃了晃手中的琉璃瓶,“给你的。”

        琉璃瓶中,是开得正好的风信子,雪白的花像满天星。

        “它好看不?”窗后的少女眉眼弯弯地问。

        裴忧端详着手中的琉璃瓶,面上浮出若有所思的模样。

        原来,她喜欢好看的东西。

        这样很好。

        不过,这世间好看的东西其实不多。

        得妥帖地收好。

        对,得妥帖地收好。

        下午时分,杜九娘来了北安寺。

        小丫鬟们来来回回,拎了许多包裹进来。

        杜九娘坐在皎皎的榻前,伸手探了探她的额头,眉眼柔和,噙着些担忧:“怎么还病着?”

        “母亲别担心,女儿这些时日好了许多,烧也退了,只是身子还有些虚弱,想必那些妖邪已经被镇住了。”

        杜九娘对姜皎很好,是以每次与她在一处,皎皎的心中总是生出些亲近感。

        许多细节是骗不了人的,杜九娘无意识做出的一些亲昵举动,显然是将姜皎看做了自己的女儿。

        “父亲的身体还好吗?”皎皎问。

        “都好,昨晚他还叨念着要过来,只是如今这妖邪之说让上京城中人心惶惶,陛下一向信这些鬼神之说,听闻此事,恐怕于国运有损,留下群臣商议对策,你父亲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皎皎拉着杜九娘的手:“母亲信妖邪之说吗?”

        杜九娘的目光一顿,过了片刻才答:“兴许吧。”

        她的神色笼在阴影中,叫人看不真切。

        “对了母亲,”皎皎想起裴忧说的话,“先前来姜府看诊的郎中和方士还在吗?女儿想请他们再来看看。”

        听到这话,杜九娘的神色一滞,过了好一会儿,低声说:“他们死了。”

        她没看皎皎的表情,很快地接了下去:“回春堂的赵郎中回来了,等会儿我叫人请他过来。”

        皎皎轻轻抿唇,压抑住目中的惊诧。

        那些人,就这样无声地死去了?

        她抬起头,看到杜九娘望着檐下的雪,双手在胸前合十,不知念了句什么。

        阴风刮过枯枝,像是横死魂灵的呜咽。

        杜九娘起身去关窗,走到窗前时,忽然一僵。

        皎皎看到她的神色在某一瞬间变得阴冷,却又带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片刻后,杜九娘关了窗。

        她走了回来,绛紫的衣摆莫名有些黯淡和森然。

        杜九娘重新在榻前坐下,神色间的僵硬还没有缓过来。

        皎皎抬起头,打量着她的神色。

        这窗外,难不成有什么极为可怕的东西吗?

        杜九娘垂下眉眼,过了好一会儿,轻轻吸了口气,站起身来:“外面快要黑了,我明日再来。”

        送走杜九娘后,皎皎趴在窗边往外瞧。

        外面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一双漆黑的瞳望过来。

        少年依旧坐在梨树下抄经,面前已经堆了一小叠纸。

        皎皎:

        杜九娘总不会,是被裴忧吓到了吧?

        皎皎只知道下一起案件是在二月初一发生的,至于具体时间,书中并没有提及。

        丑时一刻,街巷中黑漆漆的,暮北巷两旁的屋舍早熄了灯烛,刚过正月,有的人家还留着年节的喜气,门外孤零零地挂着大红的灯笼。

        皎皎站在一只大红灯笼下,抱着只油纸包等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