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许贯忠献灭金十策

第(1/2)页

说话这人正是梁王。

        他的船队回到梁山后,与家人团聚了一天,心忧济州政事,便急忙驾起风帆,来到济州。一路上,以及到了济州府衙里,许贯忠的种种事迹都快把梁王的耳朵磨出茧子了。梁王敬佩之余,又想起平时军务倥偬,无暇照顾宋太公祖孙,正好借此番微服出巡之机,去看望一下宋家老小,没想到正好遇上许老师责打学生之事。

        许老师的高风亮节深深的打动了梁王,于是梁王摘下斗笠,虔敬道:“许先生请留步!”

        宋家祖孙齐声下拜,口中唱诺:“参见大王!”

        许贯忠待要行参见礼,早被梁王一把拦住,抢先一步,朝他一拱手:“先生大名,如雷贯耳,请受本王一拜!”

        梁王躬身抱拳,给许先生行礼!

        梁王如此折节下士,令许贯忠大为感动,当即把身子躬的更低,还了一礼:“许某乃一介布衣,大王乃一方领袖,为何如此谦恭?”

        梁王执着许贯忠之手,道:“许先生当世大才,先生面前,寡人岂敢与以名爵相论?”

        许贯忠道:“大王过谦了!”

        梁王道:“今日天幸与先生相遇,定是本王前世修来的福份!本王自觉智术短浅,求先生教我以灭金之策,本王恭听教诲!”

        许贯忠道:“在下有灭金十策,正要面陈大王!”

        梁王道:“请先生同我回王府议事。”

        众人走到外面的车驾前,梁王亲自拉开帘幕,请许先生先坐,许贯忠再三辞让,梁王坚决不允,许贯忠无奈,只得先坐。梁王随后坐在许贯忠身边。

        “大王,许某怎敢与大王同坐?”

        “本王思贤若渴,求先生成全本王敬贤之意!”

        “如此,请恕许某无礼了。”

        梁王刚要下令让车夫前行,回头看到宋太公祖孙,对许贯忠道:“宋安平年纪还小,又没有军功,本王若是贸然给他封官,难堵悠悠众口。本王想拜先生为将,然后由先生出面,在将军的府衙里给宋家老小安排个职事,拿一份俸禄,先生意下如何?”

        “许某领命!”许贯忠道谢后,马上对呆立原地的宋氏祖孙道:“还不快谢过梁王。”

        二人这才反应过来,千恩万谢。

        梁王的马车飞快回府,消失于宋家二人的眼帘。

        梁王府。

        “大王,您还需要另添酒菜吗?”酒饭端上来后,一名宫女小心的询问道。

        “下去,没有本王的命令不得进殿!”梁王挥手将其斥退。

        宫女诺诺而退。

        梁王又摒去所有侍卫,亲自俯下身为许贯忠脱鞋,又亲自为他换上木履(换鞋这个规矩是很多王公贵人府上的通例)。

        许贯忠受宠若惊之际,梁王又亲自为他斟酒,许贯忠感其诚,对梁王一拜再拜。

        二人开怀畅饮,席间,许贯忠将其思虑以久的灭金十策全盘托出。

        第一策:增饷。

        用尽一切手段,增加大梁国的财政收入,同时也要用尽一切手段,削减大金国的财政收入。

        具体来说,是派出大量贸易人员潜入金境,把宋境的丝绸、棉帛、锦锻、茶叶、瓷器、海盐等一切大金国所急需的物资以高价卖出,他们拿不出钱,允许用战马来换。不要牛羊,只要战马。

        在长期的贸易顺差下,必能有效削弱大金国的货币体系,还能减少他们的战马数量,为大梁国的骑兵配备更多的战马。

        大宋瞧不起少数民族,不屑与之和亲,更不屑与之贸易,结果呢,公主被淫,物资被抢。

        大梁国虽然不必与大金国和亲,但贸易之事,万不可有成见,须知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恰恰是削弱金国的利器。

        第二策:海战。

        既然任何一个国家的骑兵都无法与大金国比肩,暂时就干脆不要与之强行争锋了,只从水路偷袭他们便是。用大炮、弓弩以及一切可以使用的暗器。

        时间上,梁国水军专挑夜间偷袭,打了胜仗就跑,不必苦战,多番折腾之下,逐渐削减金兵数量。

        第三策:离间。

        以重金培养一批巧舌如簧之士,秘密潜入金国内部,在金国各贵族将领之间,尤其是金国本土将领与投降过来的辽将之间施行离间之计,使之后院失火,内部动荡,大梁国从中取利。

        第四策:买马。

        继续从耽罗、暹罗等地买马,大量囤积草料。

        大梁国将来地盘扩大,最缺的不是士卒,不是钱粮,反而是战马。

        第五策:练兵。

        如今大宋最厉害的杨家将、种家将、折家将皆己烟消云散,这三支光荣的军队是整个民族的骄傲,应该让青面兽杨志组建杨家将,重振旧日雄风。

        另外,呼延灼的连环马阵,徐宁的铁甲军,林冲的虎奔营,以及卢俊义的飞卫营,史文恭的骁骑营都得加强训练,不可懈怠。

        步兵以古阵法训之,采古阵法之精要,又不必完全拘泥,士卒或是三五行列,或是八九成行,互相呼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