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救人(一)

第(2/2)页



        窗户纸被捅破,无数有别于物质能量运用的各类技术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不过,为了表达尊敬,他们依旧把自己的技术称之为“海克斯科技”,尊称黑默丁格为“大发明家”,将他摆在了自己导师的位置上。

        这其中的类别不少,最具代表性的是三类。

        一个是“机械先驱”维克托,他的科技和黑默丁格的科技完全是毫无交集的并行道路,他的能量来自于魔法理念,是一种人为科技对魔力源泉的再度塑造,完完全全的自成一家,离经叛道的疯狂思维即使是黑默丁格听了也为之摇头叹息。

        瓦罗兰大陆上的魔法是一种唯心的力量,它过于倚重概念上的知识理解,而不是什么冥想或是对自然元素的利用。

        这种手段有些类似于卡玛泰姬的魔法师们,但远比他们要高明的多。

        原因也很简单,二者研究的时间不同,起点也不一样。

        瓦罗兰大陆上的魔法知识最初是由众神传承下来的,无数人学习和推陈出新,早就将其达到了一种极至。

        而地球上的魔法呢?

        来源于古一法师得到些许魔法知识残篇后的逐渐摸索,以及穿梭在各个位面对知识的收集。

        虽然也逐渐形成了体系,但无论是在瓦罗兰大陆还是现实宇宙的神明眼里,他都羸弱的像个刚出生的孩子。

        这也是为什么烬在纽约闹出这么大的动静都没有引出那些以“处理其他维度入侵”为己任的魔法师的拦阻,因为很简单,他们检测不到。

        在他们看来,烬的手段更像是觉醒了某种念力的变种人而不是“高贵”的法师,包括那所谓的空间门也一样没有引起检测点的警报。

        这也不难理解,所谓的“指定地点召唤”和和伊文以前的召唤没有任何区别,不过就是多了些看起来真实的光影效果而已。

        如果古一亲至,或许能从龙王的星河投影中看出一些不凡,从而产生疑惑和警惕。

        但是,忙着对抗多玛姆入侵的至尊法师并没有精力去理会“纽约变种人暴动”这样的小事。

        维克托所使用的“海克斯能量”来源于某种概念上的演变,比如“光”变“暗”,他是直接从这两种概念的转变上得到的能量供应,与物质或是其他的什么无关。

        他最终的目标就是彻底将某个概念变为他科学技术的能量源泉,这种手段,与真正的神明相比也不差分毫了。

        然而,想要接触到概念,就需要绝对的理性,抛弃身为生命体的一切情感和感官,所以维克托成了“机械先驱”,彻底变为一种纯粹的机械生命。

        第二大类别是艾欧尼亚为代表的科研人员

        他们结合“海克斯科技水晶”的理念和古魔法当中的符文学,形成了独到的能源利用手段,制作出了不少的中低层次的“海克斯科技”产品。

        烬体内的“海克斯仿生器械”改装就是他们的手笔。

        不过这些人没想到的是,烬本身就是一位顶尖的附魔大师,所以留下的后手除了徒增笑料以外,也不过是给自己挣来了一个追溯命运而至的子弹。

        第三大类别是杰斯。

        伊文没有抽到过他的技术,但是从吃下的知识书当中也对其有了最基本的了解。

        杰斯和维克托截然相反,他信奉心灵和情感的力量,认为生命的信念足以成为驱动科技的能源。

        换句话说,只要你的信念不变,武器的能量就会源源不断。

        正是这种极其高明的技艺,让杰斯的作品广受追捧。

        然而,祖安的沉沦和维克托袭击自己实验室后皮尔特沃夫政治家们的嘴脸,让他警惕和痛心之余下选择了和黑默丁格一样的做法——禁止自己的科技物品外流。

        所以,如今的皮尔特沃夫已经基本见不到杰斯的作品了,除了他早年间应邀为皮城警备的两位战斗在一线的“正义伙伴”制作的武器。

        没错,蔚身上的臂铠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烬已经被她打的有点怀疑人生了。

        虽然“戏命师”不懂技术,但他好歹也是一位顶尖的附魔师,对“能量”有着自己的理解。

        对面那个暴力女身上的装备简直犯规,源源不断的供能也就算了,功率输出的最大上限还能随着战斗欲望的高涨而提升。

        最气人的是连个充能的间隙都没有,让烬这种依靠附魔子弹和一些魔法手段的远程攻击手被其接连不断的近身重拳和牢不可破的猩红色护盾打的一脸懵逼。

        PS:大家的书评我都看了,心情和想法我都理解,但你们得给我一点时间。

        主角是伊文,我也没有让他沦为配角的想法,纽约暴乱是他脱离神盾局的切合点,也是后面情节发展的收束线,还是那句话,等我往下写,不要着急。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