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 圣驾回京

第(1/2)页

徐惠建议“二追”之法求源追本,上堵下追。意即从根本上、从上下两边对私铸恶钱者围追堵截,使其无立锥之地,那么恶钱自然可止。p

        详细来说,一是清察一次国中铜矿、冶炉,全部登记在册,将国中开矿冶铜之所尽数掌握,允许官私合营铜冶炉,但须持工部核的凭证。p

        二是以州、县官为清缴恶钱的担责者,恶钱不清除,只要有私铸案,那么一个月案,县令罚俸两个月案,刺史罚俸三个月案,县令罢职刺史降职。p

        三是,仅限于在最初三个月内,鼓励持恶钱的人,到当地州县告私铸恶钱者,且同一件私铸恶钱的案子,只奖励前三位告者。p

        第一名奖钱五百缗,第二名三百缗,第三名一百缗。三个月过后,仅限在第四个月内,任何人可持恶钱到工部告私铸,但只奖第一人大钱两千缗!p

        四是,私铸恶钱者一经查实,冶炉充公、家产罚没,三族内斩刑、九族内流刑。四月之后,市面上再有使恶钱者,使一文笞三鞭,让他这一文之利不足以疗养鞭伤。p

        当着赵国公、江夏王的面,金徽皇帝掰着指着,如数家珍一般地对他们说道,“这才是根治恶钱的法子!四个月,朕清除一座私铸恶钱的铜炉,大不了只花九百吊大钱!”p

        徐惠在她的法子中,充份考虑了官员维护职位、普通民户争利的心思。p

        虽然第四个月时奖励颇为丰厚,高达两千缗,但僧多粥少人人唯恐落后,这个条款几乎可以算是画了一张葱花大饼挂在了虚空里。p

        这将敦促小民们争先举告恶钱,两千缗的奖励根本不必等,让天上的馅饼砸中了,或许能得个三、五百吊。p

        再说,你想坐等行市上涨再举报,别人可不会等。即便大家串通好了都等得起,刺史和县令们等不起,举报慢了,兴许私铸恶钱者趁着黑自己便将炉子捣毁了!p

        即便有人不想生事、不想举报、豁出来那五百大钱的奖励不要,但总有人想要,恶钱留在手里连牲口都不嗅一下,再使恶钱要挨鞭子。p

        皇帝对两位重臣道,“这便上下夹攻,使铸恶钱者毫无匿形之地!徐惠真有办法,四个月!我大唐融血之患可除!”p

        又道,“你说说这个徐太妃,朕数言拟文时不必时时列具门下之辞,可她愣是记不住!门下两字非旦不见少,反而比以前用的更多了,看来她的心思都落到正事上了!”p

        赵国公暗道,你这么精明的人,却看不出徐惠的心思,依老夫看来,恰是你的心思都落到正事上了!p

        江夏王笑了,说道,“陛下爱才之意,老臣今日已看得更清楚了!”p

        皇帝道,“徐惠之才,正可弥补朕文墨推敲之短,文墨精道者并非只有她一人,但文墨精道、且心思视角又同时这般合朕心意者,却再没有了!”p

        赵国公说,“徐惠在先皇时,便屡有应制,每一次文章都很得圣意!”p

        话方出口,长孙大人忽然察觉到,此时提到先皇有些不妥贴,至少看在徐惠暗助自己的事上,这么说便无形中提示了徐惠的身份,与她心意是相拧的。p

        他看了皇帝一眼,将后边的话咽下了。p

        皇帝却没有在意,而是由衷地对两位老臣说道,“她年纪也不大,有些地方确实有些粗糙,但瑕不掩瑜,你们两位长者对她,须时时加以爱护、指点,务求不令她有什么错厄!”p

        两人连连点头,暗思皇帝此话有没有什么之外的用意。p

        皇帝话还未完,最后更像是下定了决心,对赵国公和江夏王说道,“焉知朕就不会许给她自古以来、天下第一位的女尚书令?!”p

        对于徐惠的两份文案,金徽皇帝几乎一概同意,除去那些“门下、门下”一个字也不改了!p

        一想到自己已经许多日子不在长安,而且洛阳裁折冲军府之事已近尾声,他对赵国公和江夏王道,p

        “你们可先回长安,再与徐惠商量得周详一些,北方军屯大事已了,朕意于下个月开启根绝恶钱一役!同时江南兴办百业,国公和王爷可去监督徐惠、替朕拟诏时万万不可多提门下之辞!”p

        赵国公问,陛下何时回京?p

        皇帝道,“十三军府马上便要通过潼关驻往河套一带去,朕总得在潼关城头见一见将士们,给这些人送送行,另外晋王、樊大人、兵部尚书、永宁公主这些人也快到了,由右武卫大将军陪朕迎一迎他们便可。”p

        p

        函谷折冲府都尉姓万,万将军万万没有想到是这么个结果。p

        他派出去的五十人还未回来,万将军便已接到消息,函谷军府撤销了!p

        函谷府就在金徽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最先接到集兵之令,但在前十三名里却没有占到一席,他不敢表现出丝毫的憋屈,生怕话传到潼关去。p

        几天后,万将军派出去的五十人回来了,这些天好酒好肉每个人都胖了,越显出万将军憔粹,万将军点着头对他们道,“行!行啊,老子谁都不服!老子就服你们!”p

        队正报告,“将军,有个小子射箭时故意往歪里射!”p

        将军道,“算了,老子以后也不知还能不能再管你们,不是他箭射歪了,而是心眼儿太沉,”p

        潼关东城头,英气逼人的金徽皇帝挺身而站,身边一个德妃一个贤妃色艳双绝,身边旗罗伞盖,禁卫森严。p

        东方远处,集队而来的屯田人马浩浩荡荡开过来,每一队后边都有粮车、锅、帐等物,有的军士肩头还挂着粮袋。p

        队伍在狭窄的山谷中虽有些拖沓,但看起来士气极其高涨。p

        得知皇帝陛下就在关头,他们慌忙在关前列队,有校尉们喊着口令,这些人朝着潼关之上层层列拜。p

        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出关,传皇帝抚慰诏:p

        “朕闻天之所以为大,无非因其抚育万物。世上最为杰灵者,无非因其懂得爱人。汝等离家舍业驻军屯垦,安宁我华夏,富足我兆庶。能固土强军,为长远之图。朕最惧德贤之不修,每当想起来,如临壑泉!但既要以百姓为心,只能苦了妆等!凡今日之屯守者,皆未来之伯侯。只要有开创之雄心,何愁不筑巢引凤”p

        城关上,金微皇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