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得手

第(1/2)页

暗感惭愧的同时,也不由收了杂七杂八的念头,在低头仔细看小黄图时时,只见有一条绿色细线起自左肩,横至颈下,斜行而至右乳。

        他知道这肯定是行功线路,虽然电视剧中没有详细表露出来,但猜也不难。

        要不然段誉一个同样不会武功的人,如何能无师自通,学的会。

        只见绿线通至腋下,延至右臂,经手腕至右手大拇指而止。

        另一条绿线却是至颈口向下延伸,经肚腹不住向下,至离肚脐数分处而止,这应该是传说中的,下丹田的位置了吧,肖剑暗想。

        凝目看手臂上那条绿线时,见线旁以细字注满了“云门”、“中府”、“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大渊”、“鱼际”等字样,至拇指的“少商”而止。

        这个不难,后世这种穴道图谱,随便哪个小诊所,小书店都有。

        何况在部队学习搏击,擒拿时,也是需要学习认穴道的,他自然知道“云门”、“中府”等等都是人身的穴道名称。

        将帛卷又展开些,见下面的字是:“北冥神功系引世人之内力而为我有。北冥大水,非由自生。语云:百川汇海,大海之水以容百川而得。汪洋巨浸,端在积聚。此‘手太阴肺经’为北冥神功之第一课。”下面写的是这门功夫的详细练法。

        最后写道:“世人练功,皆自云门而至少商,我逍遥派则反其道而行之,自少商而至云门,拇指与人相接,彼之内力即入我身,贮于云门等诸穴。然敌之内力若胜于我,则海水倒灌而入江河,凶险莫甚,慎之,慎之。本派旁支,未窥要道,惟能消敌内力,不能引而为我用,犹日取千金而复弃之于地,暴殄珍物,殊可哂也。”

        看着这些详细的介绍和注解,肖剑也明白了,段誉能自学的原因。这简直就是后世常见的使用说明说啊!

        什么阶段该做什么,怎么做,内力怎么搬运,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都写的一清二楚。只要是个会识字的人,都能学得会。

        肖剑也就释然了,为何历史越久远的武功秘笈都是有图画的,而到了明清,特别是民国时期很多武功流派的秘笈都没有图画,只有繁复的文字。

        肖剑曾经还研究过这个问题,因为他也是个书迷,前世在部队没事休息的时候,没少看小说,电视剧之类的。

        这样结合起来一想,莫非是后来读书人越来越多,认识字的人也越来越多。而且战乱不休,这些门派多半是怕秘笈遗落在外,被别人学会了而搞的保密措施吧?

        肖剑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暂时放下心里的猜测继续往下看。

        再展帛卷,长卷上源源皆是**画像,或立或卧,或现前胸,或见后背,人像的面容都是一般,但或喜或愁,或含情凝眸,或轻嗔薄怒,神情各异。

        一共有三十六幅图像,每幅像上均有颜色细线,注明穴道部位及练功法诀注解。

        帛卷尽处题着“凌波微步”四字,其后绘的是无数足印,注明“妇妹”、“无妄”等等字样,肖剑知道这些都是易经中的方位。

        只见足印密密麻麻,不知有几千百个,自一个足印至另一个足印均有绿线贯串,线上绘有箭头,都是落步下脚的路线。最后写着一行字道:“猝遇强敌,以此保身,更积内力,再取敌命。”

        在看注解,肖剑才明白,却原来这个凌波微步哦还是个很大的bug。

        按注解所说,凌波微步使用时会源源不断的慢慢增加内力,这就有点金手指的味道了。

        与别人对战时,双方内力消耗都是一样的,而你却可以一直用凌波微步,消耗的同时自身内力,也在源源不断的补充。

        你想想这多大个bug,虽然早就弄清楚了,这是个真实的世界,但还是瞬间对金庸老先生表示倾佩,这不就是后世某游戏中的道具“饮血剑”最好的实际应用么。

        也幸亏金庸老先生没生在后世,要不然这中描写,不然又要被一帮人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