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买三送一

第(1/2)页

《碧血剑》开机的前一天,佳艺在自己的新闻和综艺节目里进行了报道,还特别制作了演员定妆录像进行宣传。

        在录像里,所有女主角都有镜头,但轮到两位男主角的时候,却故意打了马赛克,显然是继续采用神秘化的宣传方式。

        这不是佳艺想要故弄玄虚,原本他们想让罗峰和萧炎首次出境,但因为萧炎的事临时改变了计划,改为罗峰一个人上节目,并且以导演身份出现。

        但不得不说,不管什么宣传效果都不会好,谁让佳艺根本没收视率。

        罗峰首次登上荧幕,虽然以导演身份,但凭借绝佳的气质和外形,还是引来了观众注意。

        但问题是,佳艺电视台的关注度太低,当时收视率只有5.8点,也就是说只有六七万人正在收看佳艺频道,还不知道是不是睡着了正挂机。

        这个年代,大部分地区还很难统计准确的收视率。

        香港例外,因为地方太小,统计起来要容易许多。

        香港最新的收视点于1975年颁布,规定一个收视点是1万2千个观众,TVB在黄金时段动辄高达四五十点的收视率,意味着经常有五六十万人正在收看翡翠台,这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

        佳艺这边就蛋疼了,除了开业那天请来许多名人助阵,收视率达到过一次破天荒的55点。

        但在随后半个多月里,佳艺的最高收视率纪录只有14点,黄金时段的平均收视率更是只有可怜的9.5点,还一直呈现下滑状态。

        基本上,香港电视观众大概有60-70%的人选择收看TVB,20-30%的人收看丽的,佳艺只有不到10%的份额,长此以往,不倒闭实在说不过去。

        第二天,《碧血剑》剧组正式举行开机仪式,凡是能活过一集的演员都得参加开机仪式。

        香港影视行业对于开机仪式很看重,一般都要拜神烧香,整个过程封建又迷信。

        萧炎和罗峰不信这套,但是入乡随俗,而且佳艺推广部有自己的宣传计划,希望整个剧组在开机时齐齐整整,穿上戏正式服接受采访。

        “萧导演,你昨天怎么没上节目啊?”

        “萧导演,听说我们的服装是你和罗导演设计的,真好看!”

        “是啊,这比其它剧组的服装漂亮太多了。”

        几位女主角穿着足以让TVB演员羡慕的华丽戏服,凑到萧炎身边有一搭没一搭的拍着马屁。

        萧炎心里有些得意,这个时代的香港,许多电影里的服饰都很简陋。

        但他们成功忽悠了何左之在服装上花心血,碧血剑剧组的服装,全部做下来后,成本至少比TVB高三四倍。基本做到了配角的服饰,不亚于TVB的主角。那主角的服饰,自然就显得TVB格外不上档次。

        佳艺今天请来一位香港出名的风水师来主持开机仪式,开机时间精确到12点23分33秒,连上香拜神的方位都十分讲究——SW250方向。

        香港各大报纸也都派人前来采访,毕竟这是第一部正式开拍的金庸电视剧,TVB那边的《书剑恩仇录》还没正式开拍呢。

        这些记者对萧炎和罗峰很感兴趣,他们从佳艺现场发放的新闻稿里看到了两个陌生名字。而这两个陌生的名字,竟然分别担任导演和主演,这就非常有噱头了。

        “这两人是从哪冒出来的?”

        “佳艺从哪挖出两个形象如此出众的小生?”

        “呃,他们好像还是导演?”

        “这个萧炎,莫非就是前天把胖虎儿子打成重伤的那个?”

        “……”

        萧炎和罗峰根本没名气,但今天一露面就抢走了一众女演员的风头,靠的是颜值和气质,以及神秘的身份。

        “我是《东方日报》的记者,请问你们是香港人吗?”

        开机仪式开始前,佳艺开放了一段采访时间。

        萧炎和罗峰正带着三位女主角接受采访,旁边还有赵国文和秦惠云看着,他们担心这些新人说错话。

        这些记者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两人的来历。

        “不是!”

        罗峰的回答很简洁。

        “那能透露你们的来历吗?”

        “我祖籍齐鲁临淄,四世同堂,书香世家,曾在美利坚建立家园,再立天地到香江。”

        罗峰冷口冷面,一看就不好打交道,于是一位记者又问到了萧炎,这下他算是问对人了,萧炎瞬间就给了一大串回应。

        “咳咳……”

        秦惠云急忙咳嗦起来,这么说太装逼,还容易被打脸。

        “你们这么年轻,怎么能拍好一部剧集?还是当代最知名小说家之一的金庸作品?”

        “我们仔细研究过金庸先生的作品,所以有坚定不移的信心,这部剧集不会失败。”

        罗峰的回答有些敷衍,这些记者当然不会作罢,纷纷发问:

        “你们的信心从何而来?”

        “你们如何证明自己有能力拍好金庸的作品?”

        “金庸先生是否知道,有两位不到三十岁的导演,即将拍摄他的作品?”

        “……”

        罗峰对这些质疑很不满,冷声说道:“就算不能证明我们能行,至少也要证明我们不行,但只有剧集问世的那一刻,才能知道我们行还是不行!”

        赵国文也忍不住咳嗦起来,罗峰这个回答太有攻击性了。

        然而,这些记者反倒很兴奋,他们就喜欢这种攻击性,不然哪有话题炒作。

        “你们打算怎么拍摄这部碧血剑?会按照原著拍摄吗?”

        “电视剧永远都是电视剧,原著和电视剧必然有所不同。”

        “那你们会怎么拍摄电视剧版的碧血剑?”

        “电视剧会比小说离谱,人们都喜欢看离谱的电影和电视剧,因为人生总要靠别人才能够起伏。”

        两人骚话一堆,他们知道这些无良的香港记者,肯定会把自己的话掐头去尾,或是断章取义。

        但不要紧,这等于变相帮他们宣传,只要最后出来的剧集质量好,这之前的一切舆论,都会转化为促进收视率的良药。

        只是几位女主角有些尴尬,这两位大帅哥把镜头全抢走了,竟然没人问她们问题。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