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突来信条

第(2/2)页

而朕,既是有磅礴之心,自然得有勇猛之意,倘若连朕都退缩不敢,还何来成大事?更何况,大英那里,并非你替朕去冒险便成,有些事,你帮不了我,也替代不了我。”

        伏鬼神色起伏剧烈,欲言又止,颜墨白已无心多言,神色平缓遥远,再度道:“行军途中,最是不可掉以轻心,你且先去帐外巡逻巡逻,待得巡逻完毕,再与其余几名副将一道来这帐子用膳。”

        伏鬼强行按捺心绪,不再言话,待朝颜墨白恭敬应声后,便当即退出了帐子。

        风来,吹散了满身的震撼与紧然,却待心境平稳,神色平稳,突然间,才暖从心来。自己那主子,哪里是冷血无情的魔头,明明是备受仇恨与使命煎熬,却非得要挣扎着有心有情,如他这般人,三生有幸遇见,此生他伏鬼便是无法善终,定也会,衷心而护,绝不退缩与后悔。

        天色,已然全然沉了下来,那浩瀚无际的夜幕里,漆黑重重,似如无底的深渊一般,给人一种极是窒息的压抑与厚重。

        冷风肆意浮荡,卷得周遭树木簌簌作响,那等沙沙之声,群起而为,声势极为浩大,令人稍稍而闻,便心头发紧发麻。

        许是行车太久,身子骨也不曾好生调养,赢易面色苍白,牙关紧咬,似是身子不适。

        凤瑶时而入得赢易车中查探,待发觉其面色不对,便朝他几番逼问,才知他断手疼痛锥心。

        她眉头大皱,终是勒令一行人全然停马下来,原地安营扎寨。

        待为赢易把脉完毕,才觉赢易身子僵坐太久,周身气息不顺,那只断手也血流郁积,故而疼痛。

        “无妨,待出得马车稍稍活动活动便成了。”

        她放缓了嗓音,朝赢易低声而道。

        赢易温顺的点点头,随即便被凤瑶扶着一道慢走,待得兵卫们将帐篷搭好,凤瑶才扶着赢易一道入了帐子,安然歇坐。

        整个过程,两人极为难得的都未说话,心思各异,便是坐定后,两人也无端跑神,面色幽远复杂,心事重重。

        待得半晌,赢易才回神过来,目光朝凤瑶凝了凝,犹豫片刻,便悲凉低声的道:“臣弟连累皇姐了。若不是臣弟身子不适,皇姐也不会让三军安营扎寨,仍在这大周之地逗留了。”

        凤瑶应声回神,朝他摇摇头,幽远平缓的出声,“你未连累我什么,而是舟车劳顿,我也是累了,是以今夜便想在此安营扎寨休息休息,但得养足了精神再上路,自也是比满身疲倦的赶路要好。”

        这话入耳,赢易并未信,面上的悲凉之色也无半许变化。

        待沉默片刻,他才低声道:“皇姐今日一直都不曾悦色过,且还一直心事重重。”说着,犹豫片刻,终还是鼓足了勇气问:“皇姐可是还在想摄政王的事?”

        凤瑶瞳孔一缩,沉寂无波的心,终还是被赢易这话再度点燃沸腾。

        虽是心底抵触重重,抑制不住的略微生恼,但她也终归不曾撒气出来,仅是强行按捺心绪,叹息一声,低沉冷笑道:“并未想了。该忘记的我自会忘记,皇弟日后,也莫要再与我提及摄政王之事了。待得你我回得大旭,自该好生为大旭上下而搏,其余之事,尚不在我的考量之中。”

        嗓音一落,勾唇朝他笑笑,只是面色着实凉薄厚重,连脸上的笑容都顿时显得不伦不类。

        赢易心中懊恼,自是知晓不该再提那颜墨白,奈何,心底的确想为自家皇姐排遣,暗自着急与担忧,可如今既是言语无用,他自然也不可再多说。

        毕竟,他此生之中不曾尝过所谓的情爱,不曾经历过所谓的恩爱两合,是以,正也因为不曾经历,所以也无法设身处地的去体谅别人的心绪,甚至随意鲁莽的劝说什么。

        “臣弟知晓了。”

        他沉默片刻,心底也跟着权衡一番后,才低声温顺的回了话。

        凤瑶再度转眸朝他扫了一眼,也不再言。

        两人静然而坐,再度沉默,周遭气氛,也顺势彻底的压抑沉寂开来。

        则是不久,突然有兵卫端来了夜膳。只是这膳食,不仅有米饭与肉块,甚至连糕点茶水都一应俱全。

        待那几名兵卫全数将膳食拜访在面前的竹箱上,凤瑶猝不及防的怔了一下,随即眼角微挑,低沉而问:“这些吃食何来的?”

        兵卫们纷纷站端身形,其中一人恭敬回话,“回长公主,这些皆是大周皇上准备的。此行之中,他为长公主与皇子准备了一车的吃食,里面一应俱全,足够长公主与三皇子吃到大旭京都了。”

        兵卫答得自然。然而这话落得凤瑶耳里,则令她思绪翻涌,神色微变。

        却是还未及回神,突然,兵卫似是想到了什么,犹豫片刻,继续恭敬的道:“另外,属下还有一事,想与长公主与三皇子汇报。”

        “说。”凤瑶应声回神,强行按捺心绪,低沉沉的出了声。

        兵卫忙点头,随即便抬手从袖袍中掏出一物朝凤瑶递来,恭敬道:“今日刚在此地安营扎寨时,这信鸽突然横冲直撞蹿入了营地,属下们见它脚上绑有竹筒,为防万一,便将信鸽捉下并取了竹筒。而待抽出竹筒内信条时,则见,信条上的内容极是诡异玄乎,不知真假,属下们不敢掉以轻心,是以还是想将信条呈给长公主过目。”

        这话入耳,凤瑶神色微动,待垂眸朝兵卫递来的那只竹筒凝了两眼,而后便顺势抬手接了竹筒。

        待得将竹筒打开,也将竹筒内那卷成一团的信条扯平后,奈何乍然之际,一列列略微清秀的字迹骤然展露眼前。

        ‘大旭城隍庙,大旭幼帝薨。大英清沙河,颜墨白亡。大旭道行山脚,国师灭,大旭春来之际,大旭毁,天下乱,生灵,涂炭’

        小小的一张信条,竟是塞满了字迹,只是即便如此拥挤,但那些字迹着实太过清秀,是以也不觉太过凌乱无章。

        只是这信条的内容,着实令人心生震撼,纵是不知真假,但也是足够惊人慎人,令人心生惶恐与不安。

        凤瑶瞳孔骤缩,面色阴沉不定。

        眼见她神情异样,赢易眉头一皱,低声问:“皇姐,怎么了?”

        凤瑶这才回神过来,心口起伏剧烈,幽远森凉。究竟是谁,竟敢写这等信条!再者,这信条究竟要送往何处?难不成,是专程要送到她手里?

        倘若当真如此,而那写信之人,又是谁?又是谁有这等神通广大,竟全然将她的一举一动监视在眼里,从而,才能待得大旭兵卫刚刚安营扎寨,便有信鸽恰到好处的送信而来?

        越想,心口的复杂与起伏越发剧烈。

        则是片刻,她便强行按捺心绪,缓缓将手中的信条朝赢易递去。

        赢易分毫不耽搁,顿时抬手接过,而待垂眸一观,瞬时之际,他面色也陡然一白,目光一颤,整个人惊得不轻。

        凤瑶朝他扫了一眼,随即便将目光朝那方才言话的兵卫望去,“今日行军途中可有察觉任何异样?官道之上,可有新鲜的马蹄印与马粪?”

        兵卫怔了怔,认真回忆片刻,而后摇摇头,“许是近来天气太凉,鲜少有人出来,便是马帮也是极少。是以,今日之行,官道上荒无人际,无任何路过的车马,也无任何新鲜的马蹄印与马粪。另外,行军途中,也是一切如常,并无异样。”

        是吗?

        都无异样么?

        凤瑶神色蓦的幽远开来,复杂起伏,层层摇曳。

        待沉默片刻后,她按捺心神的朝兵卫道:“本宫知晓了,你们先出去。”

        兵卫们顿时点头,不敢耽搁,当即转身而走。

        待得兵卫们全数离去,帐子里的气氛才彻底沉寂了下来。赢易稍稍将信条裹成一团,抬眸朝凤瑶望来,“皇姐觉得,这信条上的字句可信?”

        凤瑶兵卫立即言话,仅是兀自沉默,待得半晌后,她才低沉沉的道:“谈不上信与不信,但这信条上的字句太过玄乎特殊,也不得不防。”

        赢易瞳孔一缩,满目厚重起伏,点点头,“这信条上的东西,许是有人随意而写,故弄玄虚皇姐也不必太过忧心。毕竟,皇上有御林军与暗卫护卫,国师也非等闲,大旭又有皇傅许儒亦与刘太傅坐镇,无论如何,大旭上下都该安稳,幼帝与国师,也皆会安然。”

        这话入耳,凤瑶神色分毫不变,心底深处的复杂与紧然之感,并未因此而消却半点。

        有些事,并非是空穴来风,如此,竟然有人敢写这等信条,便也证明,有人仇视大旭,更也仇视颜墨白,是以,既是仇人了,且又在暗处,自然也是不得不防。

        凤瑶并未言话,思绪层层摇曳,翻腾不止。脑海之中,也逐一开始过滤那些与她结怨甚至与大旭结仇之人,而待思量半晌,终还是觉得如今最是可疑的人,不是国舅,便是那被花谨救走的尉雪蛮。

        心思至此,凤瑶瞳孔几不可察的缩了几许,随即按捺心神一番,再度将目光朝赢易落来,“前些日子,你舅舅从大旭京都出逃,你驻守在曲江之边,当真未见得你舅舅?”

        赢易诚然的点点头,“的确不曾见到。当初臣弟也是接了舅舅的信笺,以为舅舅要来投奔,却不料久等之下,终无他的踪迹。”说着,神色微微一动,“皇姐是怀疑臣弟的舅舅写了这信条?”

        凤瑶瞳色幽远,“仅是怀疑罢了。毕竟,国舅被许儒亦与国师等人驱逐出京,一败涂地,自也是对大旭与国师等人恨之入骨。”

        赢易微微一怔,极是认真的思量片刻,随即缓道:“皇姐,此番写这信条之人,许是不是臣弟的舅舅。”

        凤瑶眼角一挑。

        他继续诚然道:“臣弟的舅舅虽看似性子泼烈,行事粗鲁,但他却终归是胆小之人罢了。他寻常也只会逞嘴皮上的功夫罢了,但论实际,他也是畏首畏尾,不敢轻易决定。甚至,前些日子舅舅举兵造反,臣弟便觉此事怪异,因凭舅舅的性子,自是不敢擅自做出这等事来,更何况,舅舅也还有把柄在摄政王手里,便是摄政王不在国中,但余威仍在,舅舅自是不敢轻举妄动才是。是以,臣弟以为,舅舅前些日子突然起兵便已是怪异,后来投奔臣弟却久久不来,更也是极有问题,且凭舅舅的性子,的确不敢轻易做出对大旭不利之事,便是这信条,许是也非舅舅所为,且上面的字迹,都与舅舅的字迹全然不像。”

        冗长的一席话,层层分明,入得耳里,凤瑶倒也无反驳之意。

        那国舅的确是看似面相凶恶,实则,却的确是仅会逞嘴皮罢了。亦如当初她姑苏凤瑶若强行在他面前威胁,那国舅,自然也会服软才是。

        再者,赢易也说得没错,这信条上的字,的确不像国舅的,如此,那这写信之人,又是谁?

        尉雪蛮?

        越想,心绪便也越发翻腾嘈杂。

        赢易扫她两眼,面露担忧与关切,终是忍不住转了话题,“皇姐,菜快凉了,皇姐还是趁热吃吧。”

        凤瑶应声回神,兀自点头,却待与赢易一道用了一口膳食后,她瞳孔一缩,再度朝赢易望来,低沉幽远而道:“当初国舅起兵造反,你未与国舅通气?怎我听说,你与国舅是串通一气,里应外合准备对大旭不利?”

        赢易摇摇头,面色与目光皆是诚然之至,“皇姐,外界之传绝非事实。臣弟前些日子虽与舅舅通过书信,但的确不曾商议在大旭起兵之事。”

        是吗?

        凤瑶神色微动,不言话。

        赢易突然有些着急与担忧,“皇姐,臣弟所言为事实,皇姐你……”

        “你不必担忧,我并未怀疑你。”不待他后话道出,凤瑶便平缓无波的回了话,说着,嗓音稍稍一挑,继续道:“这信条既然不是国舅所写,那剩下的可能,也许就是那尉雪蛮所写了。”

        赢易又是一怔,“皇姐怀疑尉雪蛮?可她虽对皇姐有仇,但终还是女子罢了,且此际定也在路途之中逃窜,何来有空甚至有本事招信鸽传信而来。”

        “好歹也是楼兰安义侯的女儿,岂能是等闲之辈。如今本宫也不过是猜测罢了,也非确定。但如今能确定的时,花谨此番行错一步,日后,总会后路堪忧,难得善终了。”

        嗓音一落,眉头一皱,面色也越发复杂怅惘开来,随即再道:“你正补身子,多吃些东西。”

        赢易点点头,面色也是复杂横亘,欲言又止,但终究未多言。

        待得二人一道用膳完毕,凤瑶招来了兵卫将膳食撤走,这时,赢易犹豫着再度出声,“皇姐可要差人去暗中寻瑞侯?毕竟,他终归是老瑞侯唯一子嗣,臣弟以前也听说皇姐对瑞侯也极是宽容,倘若瑞侯当真在尉雪蛮手里遭遇不测,自也不好。且尉雪蛮此人,臣弟当初将她禁在营地里,也与她稍稍接触过几次,只觉,那女子虽看似娇弱,但却极是聪明,也能屈能伸,更还擅长攀谈与算计,瑞侯落到她手里,定是要吃苦头的。”

        凤瑶满目幽远,面色并无太大变化,低沉沉的道:“路是花谨自己选择,是善是恶皆怪不得旁人。不过是命运如此罢了,你我,皆渡不得他。”

        这话一出,兴致缺缺,也无心再多加言话,待朝赢易那略微发沉的面色扫了几眼后,她终是话锋一转,只道:“天色已是不早,你身子骨未愈,还是让兵卫在此为你搭榻而面,我便去外面的马车凑合凑合,顺便,再找军中副将问问话。”

        说着,不待赢易反应,便已缓缓起身。

        赢易猝不及防的怔了一下,欲言又止,但终是未多说,待朝凤瑶的脊背凝了片刻后,便恭敬顺从的应了话。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