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和亲文书

第(2/2)页

墨白衣袖,担忧畏惧得红了眼睛,“爹爹快带悦儿走,悦儿不要娘亲不高兴,不要娘亲不喜悦儿。爹爹,你快带悦儿走。”

        焦急的嗓音,急促难耐。

        颜墨白默了片刻,伸手将女童抱于怀里,随即叹息一声,幽远平缓的道:“皇上年少叛逆,自该好生管教与约束。为防长公主以后再因皇上之事而烦忧与闹心,长公主,也是时候对皇上严厉了。毕竟,对待已被惠妃等人洗脑的皇上,一味的顺从与妥协,毫无效果,倘若再不冷硬而导,这矛盾,定然越来越,激化。”

        这话一落,不再多言,抱着女童便缓缓起身,随即略微踉跄的缓步离去。

        好好的一顿晚膳,无疾而终,该走的,全数都未留下。

        一时,殿内气氛越发沉寂。

        凤瑶眉头紧蹙,满心起伏,仅是僵坐在圆桌旁,兀自消化心底一切的沸腾起伏。

        待得半晌,王能归来,恭敬言道幼帝已回得寝殿,而后,不顾许嬷嬷等人劝慰,肆意在寝殿内砸东西。

        凤瑶满目幽远,复杂厚重,待沉默许久后,才低沉而道:“让他砸吧。”

        这话一落,不再多言,仅是屏退了殿内的所有人,而后拂灭了灯火,独自坐在软榻上,屈膝而抱,无端发呆。

        心口的揪痛,越发的有些剧烈,凤瑶未做理会,只是待许久后,心口的揪痛着实难以忍受,待得终于想要起身而立去那抽屉中寻找那悟慧赐她的茶叶时,奈何疼痛剧烈,双腿发软发麻,待刚刚起身而动,双腿不稳,竟骤然摔倒在地。

        厚重的坠落声在这寂寂的气氛里显得极为突兀。

        霎时,不远处的殿门外扬来王能担忧的嗓音,“长公主?”

        心口揪痛难耐,额头薄汗缕缕,凤瑶两手死死的抵在心口,咬牙强忍疼痛,本要开口而唤王能,奈何早无力气与精力来唤,待得整个人抑制不住的在地上翻滚时,瞬时之中,不远处那道殿门,骤然被人踢开。

        霎时,冷风顺着那破开的殿门灌入,凉薄厚重。

        片刻之际,已是有人举着灯笼立在了凤瑶面前。

        她强行憋着疼痛,下意识的抬眸观望,则见那暗淡的光影摇曳之中,那满身的素袍儒雅的颜墨白,正静立在她身边,那双深黑的瞳孔,正满目深沉甚至凝重的望她。

        一时,凤瑶再度皱眉,唇瓣却勾唇了一抹讽笑。

        每番自己极是狼狈之际,皆会被这颜墨白看个正着,也不知是这颜墨白神机妙算,还是这命运故意捉弄,非得要让这颜墨白来时时察觉她最是脆弱狼狈的一面。

        “出去!”她强行按捺心绪,颤颤抖抖的字眼从牙关里挤出。

        奈何颜墨白并无离去,仅是稍稍叹息一声,随即放了手中的灯笼,弯身而下,而后长臂一伸,抱她入怀。

        瞬时,一股淡淡的兰香撞入鼻间,清浅得当,无端醒神。

        凤瑶强行抑制发颤发抖的身形,整个人蜷缩在他怀里,则是半晌后,所有的心绪与情绪似是骤然崩塌,随即眼睛骤然止不住的酸涩,一股股温热的东西从脸颊滑过,不止是汗还是泪。

        她将头深埋在颜墨白怀里,强行忍耐疼痛与崩溃,待得片刻,她才颤抖嘶哑的问:“我姑苏凤瑶,为了护我大旭基业,护我幼帝,我放弃一切,斗后妃,斗皇嗣,斗臣子,斗灾患,我积极的处理一切国之政事,处理一切灾患之难,我日日兢兢业业,废寝忘食,我一心一意为大旭着想,为幼帝着想,我从不曾考虑过自己,从不曾为自己着想,可到了如今,朝中政事,邻国压迫,深仇满骨,已让我不得解脱,但如今,竟是连我唯一的至亲,也扬言不想再见我。”

        说着,嘶哑嘲讽的大笑,有些讽刺,有些抽噎,“颜墨白,你说,你说我所做的这一切,可是错了?我拥我幼帝坐上那皇位,可是错了?又或者,自始至终,我都该放弃这大旭基业,领我幼帝一道隐居深山,再不过问世事?”

        这话一出,无人应答。

        待得周遭气氛沉寂半晌后,颜墨白才抱着她缓缓起身,略微踉跄的缓步朝前,待得将凤瑶安放在榻上后,他才幽远无波的道:“长公主,做得并无错。”

        是吗?

        凤瑶自嘲而笑,身形微微一侧,背对着颜墨白而蜷缩,手指,依旧紧紧的抵在心口,满心的揪痛,犹如长剑扎入一般,疼痛剧烈,不得解脱。

        她并未立即言话,待默了片刻,才颤声而道:“今夜,让摄政王看笑话了。你且出去吧,今夜之事,务必守口如瓶,不得外传。”

        颤抖断续的话,虚弱至极。

        颜墨白并未言话,仅是稍稍伸手扳过凤瑶,随即在她嘴边递来一枚丹药,眼见凤瑶双目紧闭,并不张嘴,他指尖蓦地用力,强行掰开的凤瑶的嘴,强行让她将丹药吞了下去。

        待得一切完毕,他才幽远沉寂的道:“长公主将皇上看得太重,便会伤得太重。长公主此生,并非为皇上而活,想必先帝再世的话,定也是最为希望,长公主能护住大旭江山,一世安好。是以,长公主最该放于心上的,不该是皇上,而是,这大旭江山。倘若长公主能护好大旭江山,甚至能让大旭开元盛世,倘若又能为先帝报得血海之仇的话,先帝与先后甚至先太子,也该欣慰瞑目了。是以,长公主该重视的,从来,都不该是幼帝。身为皇族之人,便该为皇族,为国效力,只要大旭好了,血仇得报了,长公主此生,便也该无事挂记了。”

        冗长幽远的一席话,犹如定心丸一般,幽幽晃晃之间,便突然让躁动崩溃的心突然变得稍稍平缓了下来。

        整个过程,凤瑶一言不发,双目紧闭。

        待得片刻,颜墨白再度出声而道:“长公主睡吧,睡一觉起来,一切便好了。而悟慧方丈的茶,望长公主莫要懈怠,长公主的心疾,已是,越发严重了。”

        这话一落,他不再言话,也并未起身离开。

        凤瑶眉头紧蹙,兀自沉默,浑浑噩噩之中,竟也逐渐的睡了过去。

        接下来几日,不知为何,身子极是虚弱,稍稍走动几步,便略微气喘。

        她面色发着白,精神全然不佳,颜墨白强行不让她早朝,而是由他与许儒亦主持大局。

        不知为何,又或许是身子着实精神不济之故,对颜墨白此举,也未太大的异议与反对,毕竟,心神不好,也无力去反驳什么,只是,又因许儒亦也在主持大局,加之刘太傅又突然回归朝堂,是以,心底也终归是有些放心。

        大抵是,知晓她这次生病严重的起因,是以,每番下朝,许儒亦皆会前来凤栖宫探望于她,随即便前往幼帝寝殿,极是用心教导,只是对待幼帝的态度,却略微强硬几许,甚至每日授课后,他皆会在夜色临近时才出宫离去。

        而颜墨白此人,则与刘太傅一道留守御书房处理朝政,极为难得的兢兢业业。

        只是每番处理完朝政,他皆会来凤栖宫探望,时而,看看凤瑶是否饮悟慧方丈的茶,时而,则在她殿中用她的笔墨绘画,时而,则差人将悦儿送入宫中相聚,时而,则推她出殿,于御花园内闲适观花。

        这场病,对凤瑶来说,生得突然,生得莫名,只是不得不说,这几日的闲暇无波,是她从道行山上下来后的所有日子中,过得最为闲适清平的了。

        且也正是这段日子,她与颜墨白之间,却似是无端的有些默契,便是双双不言话,也能,平和幽远,闲暇自若。

        没了最初的抗拒与鄙夷,更无最初的恶狠相对,如今的二人之间,更多的是幽远与平和。

        只是每番之际,眼见颜墨白那极是温润儒雅的神情与面容,凤瑶心底,也会浮出半缕疑虑,待得几日过后,身子骨也稍稍恢复了几成,甚至已能稍稍行动自如之际,她神色一深,满目幽远沉寂的朝那不远处坐着的颜墨白落去,低沉而问:“这几日,摄政王为何要帮本宫?”

        这话一出,他修长指尖上的茶盏微微一顿,则是片刻,才平缓无波的道:“长公主,并非恶人。”

        他这话,无疑是跑偏,让人听不出个所以然来。

        待得凤瑶眉头一蹙,正要再问,他已是朝她勾唇而笑,“长公主今日身子骨看似略微硬朗了,是以,明日早朝,长公主也可自行主持大局了。”

        凤瑶微微一怔,淡漠点头,待正要继续言话时,他则突然提议,许久不曾与凤瑶对弈过了,趁着此番闲暇,对弈几局。

        凤瑶的话终归是噎在了喉咙,并未言道而出,仅是凝他半晌,点了头。

        日子极为难得的平静如水,如水平和。

        待得翌日一早,凤瑶早起上朝,朝臣恭顺服帖,有礼积极,本该心生欣悦,只奈何,朝事刚过一半,殿门外则突然传来百里加急的信笺,待得凤瑶差人呈上,才见那信笺,是装在龙凤纹路且通体大红的锦盒里的,且那满是金红交加的信笺上,并非任何家国政事,而是,一封来自大盛的和亲文书。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