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

        春来三月三。

        “嫩茶过雨新芽吐,纤柳迎风旧燕如。

        唱社歌,携竹篓,赶村墟。

        三月三,祥瑞满人居。”

        三月三,上巳节到了。

        辛操很骚气的特意跑到巷子口的梁家珠子铺“强借”且“有借无还”的借了一张宣纸,拿笔墨写了一首自己记忆很深的小令。

        元朝的,辛操前一世的老师挺喜欢这个,不过为了防止发生误会,辛操改掉了里面两处有明显山居痕迹的内容。

        “这是你写的?”今天穿了的一身传统青色襕衫,戴着幞头的连英一副踏青士子装扮的来到了辛操家门口。

        辛操把纸叠起来我我赛到怀里,黑着脸说:“道听途说来的。”

        “果真?”连英非常怀疑。上次的那首词就让郭菓找了很久,前前后后还找了几个诗作大家,都说这词不可能有其他人写,因为韵律上就有不对的地方。而辛操他老爹和爷爷留下的文集也没有提到这首令人耳目一新的小词。

        辛操不愿多提,就说:“今日上巳,可是要出城踏青?”

        连英摆了一下袖子,笑说:“不知谁家小娘子愿意随我踏青汴河?”

        辛操忍不住哈哈大笑,“那恐怕你要让小娘子失望喽!本以为是金龟郎婿,谁知原是女儿身。”

        嬉笑了几句,连英说:“今日可有空,我知河上一老渔翁,善鱼脍也。”

        辛操心中一动,这是有事要说啊。

        但是今天可是上巳节。一大早,泼水儿孟欢扛着大钱箱和烧烤架,带着家里的幌子、桌椅等物跑到了汴河边上,倚着桥下了摊子。

        虽然是踏青时节,但是新奇的吃法还是引来了一群群人的品尝,让准备的木炭很快就消耗完了。

        孟欢还特意跑回来和辛操请示,派了几个小弟拿钱去买来木炭继续售卖。

        “倒也可以,不过我家无余财,这顿鱼脍还要请你解囊啊!”辛操厚着脸皮哈哈笑着说。

        “果真是个青皮!”

        辛操扛起了一筐他新准备的猪肉,和连英一起出了门。

        宋代依然贵羊肉,贱猪肉,苏轼在黄州穷得吊起钱一枚一枚花的时候,曾经写过“贵人不肯吃,贫人不解煮”的句子。

        把猪肉放在已经初有规模的路口辛家烧烤铺子前,辛操对李月娘说:“我出去一趟,兴许午后可归。”

        辛家铺子现在很热闹,辛操来的时候居然也差点没挤进来。孟欢叫来了十几个弟兄,几个站着当行菜(店小二端盘子),几个坐在后面墙角不停的用竹签串蔬菜、蘑菇、刚搬来的猪肉等,还有一个操着菜刀在把猪肉和蔬菜切成小份。孟欢大马横刀的坐在钱箱后面,继续当他吃钱的貔貅。

        当然,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的虫儿在店铺里面东跑西跑。

        跟着连英,两个人很快往下游走到了旧城城墙。出了东水门,两个人散步了好几里地之后终于到了一个小码头上,码头上好的几艘渔船静静的摆着。

        带着辛操上了其中一个老旧的船,连英喊道:“四份鱼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