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十一条

第(1/2)页

“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任夏央冒死以闻陛下:

        今之政事,无出钱粮与兵。钱粮足,则兵将可用,兵将可用,则外敌不可犯,外敌不可犯,则钱粮可聚。

        今钱粮不足之至,西北犹然不得筑寨御敌,粮饷靠分派土地为用,河北虽富庶,然大河将破,去年小涝,今年时至三月,河中泥沙俱下,已然不得不加固堤坝;

        今兵将之不用,已然病入膏肓!西北年年有战,兵疲将毁;河北承平日久,却又受黄河拖累,兵马困顿;而禁军已然不堪大用;

        今钱粮不能聚,转运之难,之耗费,路费之粮足以伤农,积压耗费足以亏国。一路转运,积压至腐朽不可食,而犹然年年催逼民人纳粮,更加诸多名目,使一年之积,尽亏于完赋;

        三十年,财入近倍,而支出更翻二倍之多!府库之积,为之一空!”

        “故!”

        任夏央放下笏板,解开自己的冠冕与华装,长揖不起。

        “今大周已然日暮而途穷,故夏央,愿倒行而逆施,愿以一人渺渺之身,再续国祚!

        变法之大要吾计有十一条。

        一曰:去冗官。

        二曰:去冗兵。

        三曰:去冗费。

        四曰:去重(chong)税

        五曰:平民役

        六曰:平盗匪

        七曰:平胥吏

        八曰:治兼并

        九曰:抑特权

        十曰:抑西北

        十一曰:抑契丹

        ......”

        郭钦听着任夏央的话,只觉得危言耸听。但是西北战事糜烂,又好似真的佐证了任夏央的话。如果任夏央不提的话,郭钦是不会发现,财税收入居然三十年翻了一倍!

        三十年也就一代半的人生长而已!这就膨胀到了快一倍,就算是不出宫廷的郭钦自己也明白,这里面的刻骨搜刮绝对是非常的大。

        而且更恐怖的是,支出居然乘以三了?

        也就意味着,庞大的官僚群体居然在三十年里多花掉了两倍的钱?

        郭钦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是他当然知道,再不管管,要出事的!

        “好一个变法十一条!好一个倒行逆施!任夏央!尔欲与天下人为敌乎?”杨再芝开口了。是今天第一次开口。

        他站在那里,头也不回。

        “所谓取法其上,仅得其中;取法其中,仅得其下。不志远,则无以成。夏央不与天下人为敌,而为天下人除疾也。”

        任夏央回复的很稳定。

        因为他知道。

        郭钦心动了。

        .......

        在文德殿的大乱此刻正在迅速的发酵。

        李尚阁大言不惭,弹劾东西府的三大巨头互相勾结,私相授予,不可谓不胆大包天。但是皇帝只是赶出去了事。

        任夏央一句倒行逆施,要变法,要学商鞅,列变法十一条。

        皇帝什么反应?

        “妄言虚奏!强爱卿,你就不用出镇京兆了。任卿且去京兆,先平边事吧。”

        就这个反应!

        只不过是在韩彭老出镇西京,强辅国出镇京兆之中,让强辅国留下来,把任夏央赶出去而已。

        这几乎不是惩罚,而是保护!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