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君之道

第(1/2)页

朝廷不发兵镇压暴乱,可能有两种解释。第一是因为渝东豪右与中央官员紧密勾结,阻塞了信息的传达,察院御史失职所致。第二是父皇根本没有打算出兵用武力镇压暴乱。渝东富庶,如果朝廷直接派兵,会因此得罪很多庞大势力,父皇便故意让李孛弼与李奕欣前去渝东,打乱渝东的政治平衡,让他们相互厮杀,最后坐收渔翁之利。

        只是父皇没料到皇叔李剑并非衷心效国之人,他不仅没有帮助李孛弼,而且还为了自身权位暗算他们。他也一定没想到无所倚仗的李孛弼和李奕欣会去投靠秦国。

        父皇这么做,虽解了内忧,却也引来外患。

        我想得出神,李真淳神色忧虑道:“前朝欠他们一个交代,如今他们找朕讨还,二皇兄虽犯下死罪,但朕于心不忍啊,昭哥哥,你说朕该怎么办?”

        李真淳幼时由太后抚养长大,太后信佛十分虔诚,他也深受其影响。固然他已学会帝王之术,但心中总是怜悯,有一半菩萨的心肠。李真淳能抓人,能罚人,但未必能杀人,何况李孛弼与他是血亲,李真淳是一个重感情的人,怎么下得了手呢?

        我能理解他此时的心情,但是难以赞同,李真淳是新皇摄政,根基不稳,又遇上时局动荡,正是严整纪律,树立威望,稳固民心的时候,现在若是轻易放了李孛弼,虽然是以仁治天下,但恐怕旁人会觉得他软弱无能,不能果断决伐,以后更加欺负他。

        所以眼前只有一条路——杀鸡儆猴。

        我看着李孛弼,诚恳道:“请问陛下上古尧帝是贤君吗?”

        李真淳想都没想,随即答道:“当然是啊,尧帝建立制度,制定立法,置谏言之鼓,立诽谤之木,百姓昭明,合和万国,当然是贤君啊!”

        我点头继续道:“尧帝作为历代人皇的榜样,尚且战南蛮于丹水,伐臣驩兜,为民除六害,陛下何以认为贤君可以兵不血刃地让百姓信服、国家统一呢?况且贤君主政时,也有许多人起义叛乱,黄帝有涿鹿之战,尧有丹水之师,舜时有苗不服,夏启有扈叛逆,难道他们不也是用武力征服对手的吗?贤君应该明白,平乱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救人,让更多的百姓免受人祸的侵害和威胁啊!”

        李真淳听得很认真,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眼中光芒闪烁,似在挣扎。

        我明白李真淳的纠结,但现在决不能姑息敌人!

        于是我高声道:“青阳王和明德郡主虽然平定渝东暴乱有很大功劳,但他们的野心庞大,是能臣而非贤臣,发动不义之师攻入皇城,是奸贼而非能臣。臣恳请陛下抛开情义,公私分明,施与恰当的处置,以昭陛下之明。”

        李真淳长叹一口气,默然良久,最终说道:“按周律,造反当判处死刑。那元瑛……”

        我低首:“若明德郡主也参与了谋反,当同罪。”

        李真淳眉梢紧扣,痛苦地闭上了眼:“一个错误,势必要造成千千万万个错误,昭哥哥你说,如何才能让它停止呢?”

        我垂眸思索片刻后,答道:“恶因生恶果,善因结善果。臣以为善恶终有报,错误已然产生是无法自灭的,所以要多行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