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九章 八年的幽禁

第(1/2)页

:和尚向书友们作揖了,新书汉明正在试水推,求点击收藏推荐票。

        至于程名振、孙仁师率二万唐军随同前往,并不参与征服。但朱邪克勒说得没错,李沐确实有监视他的意思。

        这没毛病,与朱邪克勒去的是十万突厥人,这要是朱邪克勒起了异心,鞭长莫及之下,难不成还要李沐再调十万大军去征讨朱邪克勒?

        所谓先小人后君子。

        李沐自然得把防范做在头里。

        瞥了一眼朱邪克勒,李沐讥讽道:“看来这几年的圣贤书还真没白读,你倒有了菩萨心肠了。早些年在西域,你杀得人还少吗?西域十几国的平民,你杀得还少吗?把人家王妃、公主都抢到自己的帐蓬里,你现在和朕抱怨这是恶事、脏事?”

        朱邪克勒闷声道:“行。那说说十万大军功成之后,你怎么安置?”

        李沐道:“军饷、伤亡抚恤、军功赏赐皆按唐军四大军团标准。功成之后,可退役,朝廷额外贴补三年军饷。”

        这手笔确实很大。

        如今唐军分为三等,神机、神策两卫一直都是福利最高的。

        第二等就是四大军团的边军,之后是地方武装。

        而海军是独立的,福利在两卫和边军之间。

        所以,李沐能让突厥人按照大唐边军标准,确实是大手笔。

        可朱邪克勒不满意,“若不想退役的,如何安置?”

        “必须退役。”李沐正色道,“就算日后还有用到,也可另行征召突厥新兵。”

        “那军中将领,总得有个好的安置吧?”

        李沐想了想道:“可安置于西域为当地官府。”

        “士兵为大唐拼杀,退役之后总得许以唐籍吧?”

        “可!”

        “出征之后,他们的家眷,也须入唐籍。”

        “不,每个将士,后代中可有一子入唐籍。”

        入唐籍代表着身份,也代表着此子可接受大唐免费教育。

        朱邪克勒依旧不满意,他还在索要,“战利品如何处置?”

        “全部上缴。”

        “不行!对半分。”

        “一九。”

        “四六。”

        “二八。”

        “三七。”

        果然依旧是那个补袜子的主。

        要了这样,又要那样。

        和五年前一样。

        李沐终究拗不过朱邪克勒的执着,应允了朱邪克勒的一部分请求。

        。

        三个月之后,朱邪克勒被册封为征虏大将军,率十万征虏军和二万神策卫,从华亭港渡海,至南美洲,在刘仁轨的补给下,开始了扫荡北美洲征程。

        金陵宫城。

        一处冷宫,名静思阁。

        静思,顾名思义,闭门自省。

        武玲已经被幽禁八年多了,从长安到金陵。

        三千个日日夜夜,她都在念叨着一个人的名字,李沐!

        她心中有怨,心中有恨。

        可她依旧在等待,等待着有一日,李沐会来。

        恨一个人,恨到骨子里,就会迷茫。

        迷茫心中的究竟是不是恨。

        武铃在对镜梳妆。

        每天的梳妆,会花去她大半天的时间。

        虽说女子梳妆都是很花功夫的,可象武铃这样花费时间的,恐怕举世都不会多。

        不是武铃想花这么多时间,实在是她的时间太多,多到无处可用。

        偌大的静思阁中,只有她一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