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盖棺定论

第(1/2)页

ps:感谢书友“131159394153”投的2张月票,书友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

        陈彬点点头道:“少主保重,但凡有用得上我等之处,只要少主一纸令来,我等必遵令行事。”

        “会的,定会有那一天的。”李沐有些感动,这些人确是忠义之人,“对了,梁仲业在京城有家如今他死了,家眷无人照看,陈叔此去润州,一并带了去,总不至于留在京城,受人欺凌。”

        陈彬恨恨道:“二哥呸,梁仲业死有余辜,不但负了主公,更负了少主,家小活该受人欺凌。”

        “妻儿无辜,梁仲业总算是护卫了我十年,虽有罪,亦有功。如今人死罪灭,罢了吧。”

        陈彬躬身道:“少主仁慈,属下代梁仲业谢过少主。”

        “去吧。”

        “属下告辞。”

        李沐目送着这八人离去,口中轻轻叹息一声。

        魏征凑到李沐边上,“殿下不必感慨,这些人流露民间久了,身上已无血性之气,留在殿下身边,当不得大用。让他们去润州就任军职,成家立业,也算有了根。”

        李沐点点头又摇摇头道:“孤感慨的并非他们几人,而是梁仲业。一念之差,结局便天壤之别。不知道梁仲业去了地下,见着父亲,以何面目示人。”

        魏征若有所思地陪着李沐叹息一声。

        。

        长孙无忌的突然死亡,并没有引起朝野动荡。

        整个官场中,所有人选择性地忽略了此事。

        如今朝堂之上,长孙氏一脉基本被清洗干净。

        所谓树倒猢狲散,谁还会为了一个死人,去与掌控朝堂的摄政王较劲。

        况且这些年长孙无忌的名声又不好。

        而此次长孙无忌为动的宫变,坊间更是物议纷纷。

        连李世民都没有质问李沐为何会在当天深夜去太尉府。

        朝廷迅认可了李沐的说法,长孙无忌是畏罪自尽的。

        因为李沐出具了长孙无忌亲笔所写的遗书,还有长孙涣的亲口证词。

        要知道,长孙涣持有长孙无忌亲笔所写的奏折。

        奏折已经指定长孙涣成为世子,承嗣长孙氏家业。

        也就是说,只要朝廷一认可,长孙涣不仅是长孙氏家主,而且是长孙无忌爵位的继承者。

        而朝廷认不认可,便是李沐一句话的事。

        有长孙涣的证言,就算有心人想搅混水也是不能。

        更何况,如今谁还会为长孙无忌去搅混水?

        从逼宫、杀高士廉的那一刻起,长孙无忌其实已经自绝于朝堂,自绝于天下了。

        而此时,有一人进入了李沐的眼中。

        给事中、兼修国史许敬宗,趁机上疏弹劾长孙无忌,“长孙无忌与先朝谋取天下,众人服其智,作宰相近二十年,百姓畏其威,可谓威能服物,智能动众然长孙无忌得势后,张扬跋扈、私相授受、倒行逆施、背君弃义,以至动宫变,成今之奸雄,王莽、司马懿之流也。”

        洋洋撒撒数千字的檄文,迅引来一批言官附和上奏弹劾。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鼓破众人捶,世间事莫过于此。

        原本李世民是打算追谥长孙无忌的,毕竟还有已故皇后那份情意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