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挑拨(一)

第(1/2)页

李道宗不想揭穿,能让百人自杀,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李道宗是个聪明人,这也是李世民派他来的原因。

        在李道宗看来,只要不是神机卫叛乱,那么有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

        久久地望了一眼远处李家庄的方向,李道宗笑道:“如此孤就要恭喜李将军了,全歼逆贼,这可是一大功,如此就请将军随本王向陛下复旨吧。”

        李沂这才松了口气,道:“末将遵命。”

        二人拨转马头正要离开时,李道宗突然道:“孤以为将这些尸体砍下头颅向朝廷报功,尸体嘛还是掩埋了合适。否则如果有心人验起尸来,恐怕反而徒生是非。李将军以为呢?”

        李沂毕竟年幼,闻言脸一红,遂下令道:“取首级,掩埋尸体。”

        李道宗轻轻一叹,暗道此子与李沐相比,到底是嫰了点。

        。

        李世民已经被长孙无忌说服。

        这个节骨点上,点破李沂私放劫狱贼人,不但让之前拢络李沂的心血白费,更会令李沂挺而走险。

        所以,当李道宗、李沂进宫复旨时。

        李世民不但没有丝毫责备之意,反而对李沂和神机卫交口称赞。

        更以神机卫反应迅速,杀死劫狱贼人百余人,对李沂和神机卫将士加以封赏。

        李沂被授以正四品彭城开国县伯爵位。

        神机卫将士皆得以丰厚的锦缎、钱财奖赏。

        拢络之意已经非常明显。

        李沂谢恩出宫之后,便有长孙无忌长随再次投贴邀宴。

        而此次,李沂便无法拒绝了。

        倒不是李沂对长孙无忌的敌意有了松动。

        而是舍不下颜面。

        虽说不是李沂自己恳求长孙无忌举荐自己。

        可长孙无忌举荐自己卫戍含光门已成事实,而自己因此立即晋升为开国县伯。

        这无论如何都否认不了。

        所以,如果李沂再拒绝,就会落下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口实。

        李沂答应了赴宴。

        当天晚上,长孙府中热闹非常。

        李沂带着尉迟环、程处弼等八人赴宴。

        这与长孙无忌的邀宴有了出入。

        李沂只是以此来向长孙无忌表达出自己抗拒的意思。

        长孙无忌不以为意,下令另备了两桌酒席。

        酒席上,长孙无忌除了偶尔劝酒,并没有谈及任何有关李沐的事,甚至连朝政都没有涉及。

        只有长孙冲等人不停地劝酒和恭维。

        这让李沂等人心中的戒备之意消减了不少。

        气氛越来越融洽。

        酒过三巡之后,长孙无忌借口离席。

        这就给了年轻人更大的高乐空间。

        而长孙冲在神机卫这些官二代间的名声不错。

        与李沂也说得来,由此气氛更热烈了。

        酒足饭饱,程处弼已经醉了。

        李沂若不是还保留着心中残存的戒备之意,恐怕也要醉了。

        这时,有侍女来请,长孙无忌邀李沂书房议事。

        所谓吃人嘴软,李沂就无法出言拒绝了。

        “见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