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3 以身挡箭

第(1/2)页

  熟睡中的民众,纷纷被马蹄声惊醒。

  “汉军来了,杀人啦!跑啊——”

  本就胆战心惊的难民,四处奔逃,混乱之惨状如烈火烹油,堪比营啸。许多慌不择路,冲入漳水毙命者,竟淤塞河道。难民拖家带口,又如何能走脱。

  三河骑士,亦有选择。专杀身强体健,年富力强者。却从老弱妇孺身边纵马而过。躲避不及,被卷入马蹄,踩成肉酱,亦不足惜。

  之所以专杀壮丁,乃因可杀良冒功!

  因为陛下诏书说的很清楚。除恶必尽。胆敢从贼者,格杀勿论。这些被黄巾军裹挟入伙的流民,皆是诏书所说之“从众”说起来,也不算杀良冒功。

  背靠漳水,无法横渡。难民们无头苍蝇般乱撞。冲在最前的精壮接连中箭倒地,被身后人群踩烂在脚底。如此层层倒伏,终于破围而出。向南逃窜。

  三河骑士变围剿为掩杀。坠在人流之后,在人群中搜寻可录入军功者。或一箭射死。或一刀枭首。流民大军哭爹喊娘,力尽猝死者散落旷野,被乌鸦野狗啄啃。多日后,草丛中仍能听闻婴儿哭泣。母亲倒毙前,用身体护住幼儿。虽侥幸逃过兵难,却也免不了被野狗豺狼叼走的命运。

  一路掩杀到天明。怒气与精力,消耗一空。疲惫来袭,吞下口涎,顿觉饥肠辘辘。马力亦消耗殆尽。这便勒停战马。浑身大汗淋漓,雾气腾腾的三河骑士,渐渐排成墙列。取怀中糕饼肉干,就一囊清酒,胡吃海塞,大快朵颐。冷眼旁观奔逃而去的人流。

  邺城向南,便是黎阳。

  黎阳再南,便是大河。“黄巾从众”中,精壮死伤大半,多剩老弱妇孺。迎接他们的,乃是磨刀霍霍的黎阳营士。

  肉干就酒,吞咽下肚。一三河骑士笑道:“我等杀奔一夜,却让黎阳营捡了个大便宜。”

  身旁便有人接话道:“多是不值钱的老弱妇孺,首级无用!”

  “首级虽无用,可身上首饰,囊中财物皆价值不菲。”有人点明。

  “说的也是。”众骑士各自嗟叹。

  大河北岸,黎阳津。

  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大河决堤,水漫十六郡。武帝令汲仁、郭昌发卒数万塞瓠子决口,并沉下心爱之白马、玉璧,亲率臣僚驻宣防宫指挥堵决,于是黎阳津又称白马津。

  自从得知邺城光复,骑都尉曹操便令全营兵士厉兵秣马,枕戈待旦。

  今夜果有异动。

  大营举火如昼。曹操登上阙楼,环视被火光隐约照亮的茅草荒滩。随风起伏的荒草丛中,窸窸窣窣,宛如群鼠夜行。不时还有一两声被扼断的啼哭。

  “都尉。”见曹操亲临,几位营校便纷纷前来见礼。

  “军情如何?”

  “昨日斥候来报,有邺城乱军南下渡河。算算脚程,前锋应已抵达。”便有校尉答道。

  “皆藏身在茅草丛中?”曹操往外一指。

  “然也。”校尉笑道:“惊弓之鸟,不敢与敌,便龟缩草丛,想蒙混过关。岂料大营举火如昼,恐暴露身形,故不敢轻举妄动。”

  曹操轻轻点头:“黎阳港口可布置妥当?”

  “依都尉将令,已命人布置周全。港外设障,港内埋伏。舟船多置引火发烟之物。只需一把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