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路杂想

第(1/2)页

旅游车沿着新华大街一路向西,路过新华广场时,白丽丽又看了一眼昨晚陆川练棍的地方。当车行驶在通往包头方向的呼包高速上时,陆川坐在导游座椅上看着窗外,心里默默数着那些不时撞到风档玻璃上变成肉酱的昆虫,不戴眼镜地看着毫无剧情的3d动画。车身右侧,是一路沿伸过来的阴山山脉大青山段。行经一段向南方突起的山体时,陆川伸头仔细回望了一下。他记起大学毕业那年,老师带着全班人西行实习,在路过此处时,曾讲过此山名叫沙尔沁山,很早很早以前,这里曾是一个非常繁盛的蔬菜集散地,而大青山向西绵延至此,就掉头向西北沿伸而去。离开校园虽然时间不长,陆川十分想念毕业前的那段日子。那次西行实习,是陆川头一次走出城市,一路的新奇挤满视野,一路的经历洗涮着记忆。

        不论哪座城市,哪个乡村,它的灵魂和精神,总会与山和水相依相伴。一年数十次途经阴山,慢慢的,表面光秃的山体不再显得苍凉,延伸沟壑中,仿佛也能听得出军号的呐喊。阴山,一座北方的天然屏障,用它那每一处草木峰石记录着敕勒川上草原民族的千百年变迁历史中,以它那草原人民无声却又坚韧的品性,与浩瀚草原一起,寄托着民族的灵魂,记录着着无数首人同大自然顽强抗争,同侵略者勇敢战斗的灵魂之歌。它就像饱经沧桑的阿爸,肤色黝黑又布满皱纹,却在那深遂的眼眸中,流露着顽强不屈的意志和战胜磨难的智慧与勇气,只有以真正懂得敬畏的心灵才能读懂其中的神圣。

        车行前方,是草原钢城、稀土之都的包头。在历史上包头是沟通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之间的交通要冲,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在包头地区设九原县。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所以又有鹿城之称。在昆区阿尔丁广场上,可以看到散养着数十几梅花鹿,终日与人们和睦共处。包头是中国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和全球轻稀土产业中心,它坐拥白云鄂博、石拐等矿区,其拥有的稀土矿不仅是包头的优势矿种,也是国家矿产资源的瑰宝。巨大而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这座草原钢城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包头向南约50公里,位于达拉特旗境内,库布其沙漠边缘的响沙湾景区,是今天的终点站。响沙湾属于国家aaaaa级景区。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中部。属于沙漠类自然风景区。1984年1月被内蒙古自治区开辟为旅游景点,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国线景点,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旅游景区。2011年被评为5a级景区。蒙语称其为“银肯响沙”,“银肯”汉语之意是“永久”。景区内响沙湾呈新月形,沙高110米,宽400米,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