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危险信号

第(1/2)页

无怪乎杨凌想破了脑袋,也没能想清楚东宫为何非要致张伯和于死地。实际上,促使太子杨勇严令夏侯福逼迫张伯和北上劝降张仲坚的并非别人,正是将捐献粮食补充北境所需的张衡。

        前面咱们说了,高颖罢相后,萧子宝给杨勇献上了三条应对之策以确保储君之位不失,分别是寻良医医治独孤后的重病、向杨坚建言诛杀南陈后主陈叔宝和向江南富户募捐粮食补充北境之需。

        杨勇经过慎重考虑,暂时搁置了萧子宝提出的第二条计策,只向父皇杨坚建言在江南募捐粮食运往北境储放,以备不时之需。

        杨勇之所以首先采纳了萧子宝的这一条计策,概因此举既能建立自己的事功,又可令他的强劲对手,晋王杨广与江南富户之间产生矛盾,可谓是一举两得。

        可是,杨勇没有想到的是,留在江南,协助河间王杨弘主政江南的张衡接到朝廷下达的募粮旨意后,竟将募捐粮食的差使集中分派给了江南首富广陵张伯和一家承担,这样一来,就使得杨勇离间杨广与江南富户的企图落了空。

        更令杨勇感到不安的是,近来从宫中传出消息称,几个月前名义上是前往广陵传诏并回乡省亲的内史舍人虞世基实则是奉父皇杨坚密旨,前往江南考察二弟杨广这些年来抚绥江南取得的各项政绩的,并且虞世基不久前回朝后,在写给父皇杨坚的禀报奏章中,盛赞杨广文武兼备,抚绥江南有功,已使江南平稳融入了大隋的疆域。

        同虞世基在这份奏章中列举出的杨广为抚绥江南而采取的诸如推行均田制、亲入佛门倡兴佛教等各项行之有效的举措相比,自己前几日向父皇建言面向江南富户募征粮食的那道奏章实在不值得一提,反而有印证虞世基奏章,提醒父皇在杨广的治理下,江南已成为天下富庶之地之嫌。

        恰在这个时候,他安插在江南的亲信,建康司马夏侯福给他发来了一封书信,向他报告了广陵张家的二管家张仓在岭南通匪资匪的案情。杨勇看罢这封信,遂产生了利用张仓通匪资匪这件事打击杨广,试图通过坐实广陵张家谋逆的罪名,给父皇杨坚造成杨广贻虎为患,姑息养奸,抚绥江南不力的印象,以挽回对自己极为不利的局面。

        于是,他立即回信夏侯福,命他紧紧揪住张仓资匪这件事,利用张衡要张伯和亲自解运粮食到河北的机会,给张衡施加压力,逼迫张伯和前去劝降其弟张仲坚,待张伯和无法劝降张仲坚之后,就可以坐实张伯和通敌谋逆的罪名,进而达到诋毁杨广的目的了。

        然而,天不遂人愿。张伯和被迫离开广陵,解运粮食北上后不久,在路上染上了当时被视作是绝症的虐疾,勉强支撑到了并州,向汉王杨谅交割罢所捐献的粮食后就一病不起,半个月后竟在并州不治身亡了。

        张伯和在并州病亡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