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热心的食客

第(1/2)页

杨凌嘴里虽应承着娄氏,心里却下定决心,要抽空在平陵城里进行一番市场调查,以期搞清楚为何美味可口的汤饼在平陵城中竟卖不出多少的真正原因。【】

        自从那天起,杨凌总会借进城采买的机会在平陵城中走街串巷,主动与城中居民搭讪聊天,借机向他们询问是否愿意付上五文钱来买一碗汤饼来吃。尽管他自己明知,通过不是很合乎规范的调查方式不一定能获得准确的答案,但依他如今的条件,也只能大概摸个底,大致了解一下客户人群的消费意愿和能力了。

        前后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询问了一百多位平陵城中的贫富居民,杨凌最终得出了一个令他有些沮丧的结论:尽管对于绝大多数的平陵居民来说,区区五文铜钱都拿得出来,换而言之,他们都有消费、支付能力,但要想让这些人拿出五文铜钱来买一碗汤饼吃,不要说对那些小门小户的人家,即使是平陵城中屈指可数的七八家富户,也大多舍不得。他们宁可花上五文钱到城中西市称上二两肉、一斤面自己回家做着吃,也不愿省些力气上馆吃。

        杨凌明白了:说到底,隋朝人与一千多年后人们的消费理念存在极大的差别,每天花上五文铜钱到馆子里买一碗美味可口的汤饼来吃,对隋朝人来说,是一种只有过年才可以享受到的奢侈待遇,而非居家过日子的做法。即便是家趁万贯的富豪,如果每顿都上馆子吃,也会被人数落为败家子的。

        通过近一个月的市场调查,杨凌算是基本想明白了:“羊羊羊”汤饼小馆自开张以来之所以生意一直不温不火,始终徘徊在赢亏边缘,其症结在于小小的一座平陵县城里,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消费人群,或者说还没有培养起潜在客户们的消费理念。

        可是,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平陵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逐步培养起他们的消费理念,杨凌明知,对一间汤饼小馆来说,又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办到的事。

        所以,尽管杨凌通过自己的调查方式搞清楚了汤饼馆生意并不理想的根源所在,可还是对此感到无能为力,暂且只能按照养母娄氏奉劝自己的那样,任由汤饼馆的生意就这么不温不火地维持着。

        这两个月来,杨凌除了在平陵驿当好的他的伙头军,抽空实施他的市场调查以外,每天都在坚持发愤读书,以至于忘记了李靖要他留在平陵,是为了密切关注在逃匪首商畴的动向这回事。

        直到有一天,上线高昌主动用飞鸽传书的方式首先给他发来了一份密件,才使得杨凌的注意力被迫集中到了他担负的秘密使命上来。

        高昌在密件中告诉杨凌,最近江南首富张伯和可能会来平陵,命杨凌严密监视张伯和在平陵的一举一动,随时向他禀报。

        杨凌看罢高昌给他发来的密件,心里陡起疑惑:根据李靖亲口对自己说过的那样,江南首富张伯和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