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问题原来出在这里下

第(1/2)页

“天台山的智觊大师是晋王殿下的佛门恩师,我记得公子您曾向我等说过,智觊大师是佛家天台宗的开门宗师,一生著述颇丰,我能想到的就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等多种,对,还有无垢抄录的这卷〈观经疏〉……”

        英荐因方才受了李靖的训诫,要他像杨凌学习,遇事多动脑筋,心中很有些不服,便有意当着杨凌的面儿显示自己的佛学造诣,侃侃说出了智觊大师的多种佛家著述。

        “不错,但是你想过没有,为何无垢放着那么多的智觊大师生前所作不去抄录,偏偏抄了一卷的《观经疏》托人带往浙东,转交给商畴?”李靖向英荐追问道。

        “在接到杨凌送来的这卷隐写有密信的经文后,我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经文背面的密信上面,的确没留意到经文本身。公子,难道无垢在经文内注有暗语,那他有必要再在经卷背面隐写一封密信吗?”英荐仍没明白李靖所说的问题倒底出在哪里,向他提出质疑道。

        “经文里面并没标注有暗语,但是恰恰是这卷经文的名称存在问题。这就无怪乎平二那日在顾沁儿居处一见到无垢抄录的是《观经疏》,就不顾王举还在平陵驿中,独自携经文潜逃回浙东向商畴报信了。”李靖目光来回在杨凌、英荐二人扫视着,说道。

        “不对呀,将军既称《观经疏》这一经卷名称本身就是无垢欲向商畴所部下达的指令,那么这道指令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难道是要商畴在接此指令后按兵不动,意存观望吗?倘若如此,那么,无垢又有何必要在察觉顾沁儿被朝廷盯上后,不惜采用自缢身亡这种极端方式向其同伙报警,他想借自己一死传达的另一道指令又是什么呢?”不知不觉间,杨凌就被李靖带入了商讨案情的节奏之中,凝神思忖着向李靖发问道。

        “其实事情本身很简单,只不过是我事先误以为,在无垢得知朝廷兵败辽东的消息后,必定会指令商畴所部残匪在江南造乱生事,趁机图谋东山再起,才会被他领入了歧途。杨凌,正如你猜想的那样,据今想来,无垢欲向商畴所部下达的指令就是观望不动四字,而他紧接着不惜用一死下达的第二道指令却是危险速撤四字。所以,商畴才会在见到平二之后迅速地撤离了浙东。”李靖脸上浮现出一丝愧色,向杨凌解说道。

        “公子不必自责,您采取行动前不是已向张衡长史作出禀报,并经过他的允准了吗?只能说无垢此贼行事太过狡诈,有谁能想到背面隐写有密信的经卷本身的卷名就是他要下达的指令呢?”英荐跟随李靖多年,还是头一回见他面带愧色地自承错失,忙好心地劝抚他道。

        杨凌却因李靖此次浙东剿匪未获全胜,放跑了匪首商畴,进而联想到自己也就难以立下功劳,向李靖开口辞去平陵驿的差使了,未免感到失望,犹有不舍地问李靖道:“将军可曾打探到商畴和平二的逃窜去向?”

        “经对被俘获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