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蜀国六胜之言

第(1/2)页

他的言语未曾真正打动蜀山姬,但不得不承认,他自信的神色却是令蜀山姬有些动容。

        “道宗堪称我罗国军谋第一人,若是连他都帮不到殿下,恐怕我罗国对于巴蜀之战也确实是无能为力了。”

        熊逢的话语恰合时宜的响起,却是当即便让那蜀山姬为之一震。

        作为一国之君的熊逢如此评价李道宗,若非是刻意抬举,那便确有其事了。

        而现如今的罗国与蜀国在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了,就算是罗国不欲让蜀国赢得对巴国的战争,但熊逢也绝不会让蜀国落败。

        故而在此关键时刻,熊逢也绝无谎言诓骗的可能。

        而熊逢的识人之明也是让蜀山姬极为叹服的,所以就在熊逢开口之后,那蜀山姬便转变了态度,向着李道宗拱了拱手抱拳道:“本宫唐突,还请先生勿怪。”

        李道宗乃是一个雅人,方才蜀山姬对他有质疑之色,方才故作狂放之态,现如今蜀山姬态度转变,那李道宗又如何还会斤斤计较。

        “在下冒犯之处,也请公主殿下莫要放在心上。”

        李道宗同样礼数周到的向着蜀山姬回了一礼,对于能够上战场的一国公主,他还是打心底里佩服的,就像是那个不知是梦境还是现实之中所知晓的李秀宁还有红拂女一般,都是令他极为钦佩的女子。

        二人皆非小肚鸡肠之辈,互相至歉之后,这彼此的关系竟然莫名的拉近了不少。

        蜀山姬无意与李道宗为难,只是巴蜀之战关乎蜀国存亡,由不得蜀山姬不慎重行事,故而在质疑之后,蜀山姬对李道宗的态度便转变成了讨教。

        “先生如此自信,称有九层胜算可以大败巴国,不知先生可有何良策?”

        蜀山姬的脸上带着几分讨教之色,虽言语任然是质疑,却已不像是最初那般的咄咄逼人。

        听到了蜀山姬的询问之后,李道宗却是一笑,而后道:“在下常居罗国,未曾一见巴蜀两国之军,二来未曾至巴蜀之地,三不曾见过巴蜀之将,如何能够在千里之外设下破敌之策也?”

        李道宗的话音方才落下,那蜀山姬的面色便已变得有些古怪了起来。

        “既然先生并无破敌之策,为何作这般惊人之语?”

        蜀山姬的言语之中便又多了几分审视之意。

        虽然对于李道宗的直言不讳有些好感,但她也难免对之前李道宗的豪放之言有所介怀。

        “兵者,伐谋用武之道也,蜀军势弱,勇武不及巴国,此人力之竭也。然巴人多狡猾奸诈之徒,而蜀人忠厚敦实,此蜀之德胜也。巴人四面皆敌,蜀人交好罗魏,此义胜也。巴人穷兵黩武,常年征战,国库想必已不充盈,蜀国数百年基业,民殷国富,此基胜也。巴人贪婪无度,彼此之间互难统属,蜀人卫国雪耻,又有公主坐镇中军,使万众一心,此军心胜也。巴蜀两国会战与蜀地,此蜀人安生立民之地,蜀中将领对此地理了如执掌,而巴国人远道而来,不通地理,此地利之胜也。在下李道宗,善因地制宜,晓攻心之术,通军略战阵之法,遍观巴国之将帅,无一人可堪敌手,若能为蜀军之帅,此将帅之胜也。蜀国有此六胜,何愁巴国不败也?”

        李道宗长身而起,向着熊逢与芈昭以及蜀山姬行了大礼,而后侃侃而谈,一时间,竟有指点江山之豪情流露。

        他极善把握人心,知此时蜀山姬的对他的质疑并非是对他能力的不自信,其根本原因,却是就连蜀山姬都觉得巴国精锐尽出之下,蜀国根本毫无胜算。

        李道宗要想获得蜀山姬的信任,首先要做的不是展现自己的才能,而是让蜀山姬重新找回对自己的信任。

        李道宗之六胜之言,可谓是震耳欲聋,当即便让那蜀山姬重新找回了自信之心。

        李道宗的形象也在她的脑海之中无限拔高,尤其是最后李道宗的自信之语,更是让蜀山姬心中生起了一种‘确实如此’的明悟。

        以李道宗之才,若是都不能击败巴国的话,那恐怕蜀国也就真的没有了希望。

        “先生之言,如醍醐贯耳,震耳欲聋,山姬无状,竟疑先生之才,还请先生勿以山姬目光短浅而见责。”

        蜀山姬向着李道宗躬身一拜,此一拜,却不单单是敬那李道宗的经世之才,同样的也有敬那李道宗助她蜀国重拾战胜之心。

        见到蜀山姬如此恭敬的模样,李道宗却是微微一笑,而后摆手道:“殿下如今以为,巴蜀之战,蜀国胜率几何?”

        他的话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