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欲镇青牛寨

第(1/2)页

若是在后世,恐怕熊逢不以重金诱导,恐怕是根本就不会有人愿意主动前往危险的矿场工作的吧?

        还未曾等到熊逢为矿场之事而欣喜,而后罗士信提前派人传回来的消息便落入了熊逢的耳中。

        “什么?楚国的月氏竟敢五千人,五千人!”

        熊逢的脸上尽是愤恨之色,对于出个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未知因素,熊逢心底的恼怒之情溢于言表。

        虽然熊逢一直在提倡者一视同仁,甚至对那些楚国与夔国的百姓在某些方面还要比罗国更加优厚一些,然而在熊逢的心底,却是一直将那些罗国的原住民当作自己的嫡系。

        他需要用优厚的条件与待遇收拢这些夔民与楚民的人心,但对于罗国的百姓却不需要那么麻烦。

        因为罗国的百姓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会心生背弃罗国之心,乃是罗国的忠贞之民。他们不会因为熊逢的任何政策而离心离德。

        然而楚国与夔国的这些百姓却是不同,他们本就是生长在其它土地上的国民,对于罗国本没有什么归属感,也只有施恩方才能够聚拢他们的民心。

        在内心深处,这十万罗国百姓就像是熊逢的亲属一般,而另外的数十万百姓便像是熊逢的朋友。

        熊逢对朋友或许要比对亲属更加友好,但若论关系与在乎程度,自然还是亲属更甚一筹。

        但现如今这罗国罗都一万名国人组成的运粮队伍却是折损了半数,却是让熊逢有了一种不知该如何面对罗国父老乡亲的感觉。

        这种对乡党的惭愧心理,就连纵横天下不可以一世的西楚霸王尚且会感到无颜面对,更何况是熊逢这般的‘脆弱’之人。

        战争本是残酷的,但谁都知道战争是免不了会有牺牲的,所以在罗国与夔国的正面战场之上,就算同样损失了一万多人,熊逢的心底难受,却不会愧疚。

        因为这是为了保卫罗国而战,而战死的人乃是罗国的正规军人,他们的死无愧于国家。

        但这些运粮队的人几乎都是未曾经历过训练的民夫,仅有的两千新军也是临时组建。

        他们本不该牺牲,却因为自己的疏忽,未曾料到楚国的插手而殒命,这是熊逢内心惭愧的根源。

        但实际上,别说是熊逢了,任凭任何一个才智无双的智者都不会想到楚国会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对罗国动手吧?

        熊逢的身边此时尽是一些武将,他们都不擅长开解人心,以至于熊逢在收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也就只有将自己锁在屋子里面独自沉思。

        他拥有系统,能够召唤大将为自己效力,同样也能够轻易的发掘出自己见到过的各色人才。

        罗国虽小,但却在他的手中逐渐的走上壮大之路。

        现如今罗国总人口加上羊尾城与羊角寨已经达到了近九十万,只需要再有十万人口便足以突破百万人口的大关,相比于之前的夔国,罗国只需要一两年的时间便要更加强大三分。

        熊逢拥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君主都没有的自身优势,在乱世崛起只是时间的问题。

        但自他穿越以来,却是各种各样的牺牲不断,在面对强大楚国的时候,他牺牲了自己的尊严以及罗国一个无辜的少女,同时还有自己的幸福(这一条可以不算,但当时的主角确实是带有牺牲想法才与女主成亲的)。

        在面对夔国的时候,他虽然从头到尾都是压着夔国在打,但第二夔罗战争之时,拥有优质军备的情况下,他依旧因为自己太过于看轻夔国而先后遭受到了夜袭,火攻的打击。

        就连最后,他本能够一举将牛哤拿下之时,却因为熊御施行的‘驱民’策略而功亏一篑。

        现如今的他又因为自己的思虑不周而导致了五千罗国百姓的死亡。

        人非圣贤,很多事情其实都怪不得熊逢。但熊逢却是一个主人翁思想极为严重的人,所以他固执的将一切都归罪于自己。

        “寡人若是再聪明一些,恐怕便不至于出现这么多的失误了吧?”

        熊逢的心底如此想着,但智慧这玩意似乎真的乃是天生的东西,读书虽然可以明智,但实际上也跟一个人自身的智慧上限有关。

        就像是熊逢,看过无数书籍,了解过无数历史的他也依旧只有七八十点的智慧,就算治政之后因为心态的成熟智力增长了几点,但他的成就也依旧有限。

        想要成为那种算无遗策的‘卧龙’之类的人物,熊逢恐怕还差得很远。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