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动荡要开始了

第(1/2)页

我愿意和大多数市民站在一起,支持他们的声音!

        李轩说这句话的时候,自己都觉得浑身起‘鸡’皮疙瘩。--他的脸皮还不够厚,无法理所当然的说各种假话,所以他显然不适合成为一个政客,还是与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为妙。

        但是商业往往又和政治分不开,许多时候企业都需要来自政界的支持。因此对李轩来说,离政治太近容易被卷进不必要的漩涡,离政治太远又容易被竞争对手所趁,这火候的把握十分玄妙。

        李轩说完后对查尔斯休姆点了点头,就迈步离开。还没等他走到韩鹏等人的身前,韩鹏已经竖起大拇指笑着称赞道:“老板,讲得很‘精’彩啊,我的立法局议员真应该由你来当!”

        早在两年前,韩鹏就被前任总督麦理浩,委任为立法局议员。

        “你少在这里拍马屁了,就算把我夸得再舒服,我也不会给你加薪水的!”李轩笑骂道。

        他又扭头对旁边的高士敦爵士说道:“高爵士,感谢渣打银行对佳华的大力支持!”

        不久前,佳华银行在渣打的支持下,成功对香港华人银行完成了收购,一跃成为仅次于汇丰、渣打和恒生之后的香港第四大银行。

        创业容易守业难,华人银行的创始人周希年爵士,是钟思远之前香港政坛最有影响力的华人。他早在三十年代就‘花’巨资在太平山的克顿道,购买了一栋面积超过2万呎(2000平米)的‘花’园别墅,成为第一位入住山顶的高等华人。

        但周希年最近几年一直身体欠佳,与过世发妻的两个儿子关系也很僵。去年更是因为他要修改遗嘱。父子直接闹上了法院。因此由周希年在1955年创办的香港华人银行,最近几年一直在收缩业务。

        随着周希年的年事已高,自己掌控名下众多产业的能力越来越弱,因此他有意出售自己一手创办的华人银行。在1965年香港银行业挤提风‘波’之后,华银就与渣打展开了深入合作。

        因此在渣打的从中撮合下。佳华银行顺利从大股东周希年手中,收购了其持有的全部华银股权。之后又以现金和换股的方式,完成了对其他小股东的收购。

        “李生,你可是我的老板之一!为老板服务,渣打必定全力以赴!”高士敦十分幽默的说道。

        香港最大的两家英资银行中,渣打的实力要远逊于汇丰。但李轩却与渣打的关系更为密切。东方电子公司从成立以来现金流就非常充沛,是香港少有的无需看银行脸‘色’吃饭的公司。

        因此李轩在与渣打和汇丰合作时,就显得更加强势。汇丰银行资本雄厚,被公认为是香港的隐形央行。香港市面上有这样一种观点,汇丰大班的权利甚至在港督之上。

        从汇丰银行手中。李轩很难讨到什么好处。相比之下资本规模要小得多的渣打银行,对李轩的态度更加热情。东方电子公司近两年,一直与渣打银行处在蜜月期。在渣打高层的主动牵线和配合下,李轩更是连续收购了多位小股东手中的股份。

        到现在,李轩手中持有的渣打银行股份,已经达到了167%,成为渣打最大的个人股东之一。他也在年初的时候,被邀请加入渣打银行董事会。而从李轩与渣打银行的密切关系中。收获最大的无疑是佳华银行。

        佳华银行通过与渣打银行这样的百年老店合作,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渣打银行在香港的影响力虽然比不过汇丰,但老二的位置是无可撼动的。

        “李先生。佳华银行在您的领导下,成功躲避了一次可能的危机!”高士敦赞扬的感叹道。

        李轩摇了摇头:“佳华银行的不断发展,是在杨凌均总裁的领导下取得的,你称赞的人应该是他!”

        随着昨天港府土地拍卖会出现大面积流标,银行业立刻受到剧烈震动。无人竞拍土地,意味着地价贬值。而地价贬值会连带着造成楼价崩塌。许多之前高价购入地皮的地产商很可能造成巨亏。

        而由于之前一‘波’楼市景气的行情,让许多香港银行盲目的对地产商放贷。一旦楼市崩塌。许多贷款就会变成坏账,像高士敦这样的业内顶尖认识已经能预见到狼来了。

        而早在一年多前。李轩就已经让佳华银行提前果断撇清房产信贷。所以面对可能爆发的危机,佳华银行可以稳做钓鱼台。而李轩现在的地位,已经根本无须用这些赞美来增加自己的威望,因此他干脆把这些声誉安放在杨凌均身上。其实在杨凌均加盟佳华银行之前,佳华就已经开始调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