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不辱使命

第(1/2)页

第三章不辱使命

        晨曦中,未央宫外,皇帝率领百官前来送行。隆重的军鼓乐声中,身着崭新中郎将服装威武的苏武,从汉武帝手中接过旌节杖,接过用牦牛尾制作的、象征着国家荣誉旌节杖,带领副将张胜和随员常会等上马,率领百位人员,护送匈奴使节的队伍,一路向西北,浩荡出发了。阳光下,道路两边的金灿灿的麦田一望无际,麦子黄了。心急的人家已经下镰收割。

        中午,烈日高照。他们一行人赶不到驿站,人困马乏的坐在土坡的,一排树下休息,喝水,打尖吃东西。

        苏武瞧着坡下,对随员常惠说:“看来今年又是大丰收!”

        “是啊,我家的麦子也该收割了!”

        “你家里现在有几口人?”

        “父母亲,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常惠回答说。

        “你是老啊大,那就是说,你父母亲年纪还不大?”苏武问。

        “50岁左右。”

        “那、你就不用为家里人操心了!”他感慨地说。

        常惠没吭气。他知道老爷家里的情况,知道他放心不下家里人。

        三天后,路过凤岗山(现属陕西武功县境内),苏武拜祭了父亲。他站在父亲的坟墓前,回想起父亲多年前征讨匈奴立功受奖后,为国家管理屯垦边疆,兢兢业业,鞠躬尽瘁而亡于任上,得到皇帝和国家的首肯,才有一家人和后辈如今的荣华富贵……他含泪对父亲说:“父亲,儿子要向父亲学习,像父亲一样不负皇恩,不负皇上的重托,为国家建立功勋!父亲,请你保佑咱一家人的平安,保佑儿子这次出使,顺利归来!”

        他们一路节节北上,麦子也一路的金灿灿成熟,一处处的人们在收割打场。一月后,他们一行来到河南郡(指的是黄河以南)驿站,人们还在收割忙碌,处处呈现着丰收的景象,呈现出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苏武回想起小时候听父亲说过,每到庄稼成熟的季节,河南一带经常出现,大批的匈奴铁骑,他们越过黄河到这里烧杀抢掠,抢掠粮食和人质。经常深入到距长安四五百里的地方进行烧杀抢掠,严重的威胁着国都长安的安全。后来在皇上的运筹帷幄下,组织父辈们对匈奴进行多次的、多面出击围剿,三十年来,西域道路开通了,东面整个国家失地收复了,北面把匈奴赶出了河南(今黄河以南河套地),赶出了的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如今北漠无匈奴。国家设了云中郡,屯兵,移民进行坚守治理,以防匈奴骚扰。

        他们到了驿站休整两天后,渡黄河北上。他抽时间,夕阳下,带着常惠骑马到仰慕久已的黄河边。黄河在这里变得宽阔,柔顺多了。没有了那年随皇帝东游时看见的是:黄河震天动地怒吼着,一路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