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落魄

第(1/2)页

()..,

        ,

        吕布走投无路,是只能选择死守濮阳城,而他们唯一苟活下去的希望,大概就只有祈求徐晃他们能够尽早平复陈留城的战乱,继而对他们施以援手。

        这一点,到也不是完全没可能,毕竟,在陈留战场上,虽然徐晃的兵力是有所不如,但在武将、部队的质量上,还是要占据不小的优势,且还有城池作为依托,如果没有其他外力干扰的话,说不得是真的能够将对方击败。

        问题是,吕布的濮阳城,能够坚持到那个时候么?其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可也不得不说,在针对濮阳的问题上,严白虎一方是发生了一点小插曲。

        在初步完成了登陆之后,严白虎是能够通过系统,查看到濮阳境内的所有情况,也因此,他是很清晰的观察到,徐晃与吕布是各自退兵了。

        而在这个时候,严白虎是忽然意识到,以吕布现在的实力,他甚至是不需要张颌率领的骑兵军团,仅仅依靠他的第一主战军团,就足以击败对方。

        如此,那是否就是可以考虑,稍稍改变之前预定的计划,让其骑兵军团,直接转向,前去攻打陈留城?

        严白虎稍微一考虑,到是觉得,这也不是不行,而且好处也很明显,可以加快本次战争的进程,用更短的时间,攻破陈留城。

        但其显然也是有不好的地方,仅仅依靠他的第一军团,确实是能够战胜如今的吕布,且吕布也已经是无力回天,没有其他任何的外力相助。

        可这样一来,严白虎在濮阳战场上的损失,也会因此而加大,在时间上,也会拖得更久一些。

        而两者相比较,严白虎一时还真是无法判断,到底是孰优孰劣?

        “大人,我方部队攻城在即,可属下看大人好像有所犹豫,不知属下可否分忧?”却是其副将审配,见他这两天神色犹豫,主动前来询问。

        对于这个问题,严白虎自然是没什么好隐瞒的,而见审配主动询问,便也是想听听他的看法。

        “审配,你觉得,若是我让骑兵军团,改道转向,直接去进攻陈留城,会如何?”

        “不可!”

        让严白虎没有料到的是,他刚刚问完,审配便是非常坚定的否定了这个方案,这也是让他提起了兴趣。

        “为何?”严白虎是看着他问道。

        “主公,属下知道,在战争中,其长期的战略规划,的确是非常的重要,但是,属下也是认为,当我们的眼前,已经是能够确定,一定能够获得某些利益的时候,就应该要果断的将其拿下,而不是去考虑长期战略,更不能因此而犹豫。”

        “您可能会说,这是不是有些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整体战略?”

        “属下不这么认为,因为,其战争的战略规划,必然都是长期的,可在这过程当中,其局势却总是瞬息万变,很难说,这个之前预定的战略,就能够一成不变的执行到战争结束,其中的变数,实在是太多了。”

        “既如此,你又怎么能够确定,这眼前的利益,是与战争的最终结果相违背的?”

        “由此,属下才会认为,当我们明确,一定是可以拿到某些利益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更加果断一些,不需要有那么多的顾虑,反正,不管如何,都得先把这些利益拿到手,之后再去考虑其他问题。”

        “当然了,如果此事实在是触及到了之前设定战略的底线,那我们也不必纠结,直接将其放弃就好。”

        “而总的来说,那就是,一旦遇到这类情况,就必须要果断执行,或尽快将其拿下,或干脆直接放弃。”

        听到这,严白虎是点了点头,觉得他说的十分有道理,而且,审配的这种观点,还真是他第一次听说,感觉颇为新奇。

        而审配也是看到了严白虎的动作,颇受鼓舞,是接着往下分析。

        “主公,在明确了这一方针之后,再回到吕布之事上,就已经是非常明确的了。”

        “其濮阳城,现在就是一个摆在我们前面的利益,而且我们也已经是确定,一定能够将其拿下。”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顾前顾后?与其这么犹豫,还不如直接将其快速拿下,之后再去考虑其他问题,这样不是更好吗?”

        “另外,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哪怕是从整体战略上来讲,属下也是认为,我们应该要先行拿下濮阳。”

        “其关键点是,就在于,我们之前制定的计划,乃是‘一箭双雕’,您可别忘了,在打击曹操的同时,我们可也还在谋划他司马懿。”

        “而且,我们原本也是希望,他司马懿是能够担当进攻陈留城的主力,以此来消耗他的实力。”

        “如此,一旦我方提早让张颌的骑兵军团进入陈留战场,反而是有背于我们之前定下的战略。”

        “终上所述,不管是为了眼前利益,还是为了长期的战略谋划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