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焦灼的战斗

第(1/2)页

当一个澄海市人和一个东阳市人分数一模一样的时候,优先录取澄海市人,以此类推。

        其实,帝都和沪市,也都有很严重的地方保护特色,比如沪市吧,外地人要在沪市上著名的大学,比如沪市某某大学,要比沪市本地的人难的多,而胶东地区的高中生,考学时候竞争压力尤其大,每个省份的毕业生,进入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不一样的。

        因为全国各个省份的教育程度是不一样的,胶东地区的确教育比较发达,所以也就更加竞争激烈了。

        回头说清河市,清河市,是著名的教育大市,说起来奇怪,清河市的社会治安那么乱,但是教育却做的很好,这好像是矛盾的,但是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清河市的学生学习,一向很刻苦,当然了,这也和整个省份有关,整个胶东半岛也好,所在的某省也好,都算是孔孟之乡了。

        孔孟之乡,当然大家自小就受教育比较多,受孔孟影响比较多,比较大!

        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我国的文盲率在建国前一直很高,满清时候甚至达到了恐怖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但是当简体字普及后,当建国后,当伟大领袖誓言要解决我国人民不识字的问题的时候,本省却做出了表率,首先把文盲率降低了下来,这都和孔孟之乡的传统有关。

        一个地区,一个省份的文化种子,其实是千年的传承,是根深蒂固的。

        是融化在血脉之中的。难以拔除。

        ……

        丁鹏给黄堂送来了花篮,庆祝黄堂的几大酒楼的开业,包括庆祝黄堂入股回雁楼。清河市和东阳市的酒楼,都送了。

        黄堂已经很久没去清河市了,挺关心的,就打电话问李思雨怎么样了。

        李思雨愁眉苦脸,说道:“最近越发的不好了,对方似乎请了个诸葛亮,处处算计我们。我们的菜品,他们得到了价格,比我们要低十块钱,但是味道一样,这是价格战,另外,清河市是一个内陆市区,没有海鲜吃,或者吃的海鲜不新鲜,他们凤凰酒楼就专门派车队去东阳市或者澄海市去运送海鲜过来……”

        黄堂说:“这你不是说过了吗?”

        李思雨说道:“可是这老套路却很有效,我们的营业额又下降了。对了,我听一个小保安说,东阳市你们的酒楼醉鸡九转大肠和红烧石蛙做的不错,是黄总您推出的特色菜吗?”

        黄堂说道:“是啊,我们这边有转机。但是目前还是做的不够,营业额还是帝皇楼的不到一半吧!”

        李思雨说:“黄总,您一向做生意都做的很好,最近半年来更是把您的竞争对手宋氏集团给抛在后面了,没想到这次却有点栽跟头的意思。”

        黄堂点头,不作声。

        两个人打的是视频电话,所以李思雨是知道黄堂的表情的,黄堂面带犹豫,双眼无神。

        空洞的看着前方。

        接下来的三天里,黄堂依旧呆在东阳市,并没有走,段红和韩西湖也都呆在东阳市,段红有自己的房子,韩西湖在附近租住了一个房间,酒楼本身,还有一间临时的卧室,是一间办公室改装的,黄堂就和李娇娇还有白璐睡在这里,没去附近的酒店或者旅馆去住宿。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