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举荐

第(1/2)页

秦凌:???

        这裴温不是认识自己大哥吗,为什么突然又说要引荐?

        见秦凌望向自己,裴温不由得更加尴尬了,秦凌还从未见过他如此窘态,知道此事对他必定是非同小可,所以他才冒着这种尴尬也要开口相求。

        于是秦凌也不说话,只淡淡看着他,等他过去这段尴尬的时间,再听他说详细。

        过了好一会儿,裴温才叹了口气:“我说这话,只怕被你笑话,但如今当真无捷径可走,只好冒昧向你开口了。”

        “裴公子但说无妨。”

        于是裴温吸了口气,慢慢解释了起来。

        原来,他想求秦凌帮忙引荐,也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自己的前程。

        本朝科举制度,还没有秦凌所认知的那般成熟,在科举之前,一直都是由察举制演化而来的九品中正制,说白了,就是地方官员推举人才入仕做官的制度。

        在这样的制度之下,一个人在当地是否有才名,自然就是选拔的一个重要标准了,所以差不多的家庭出来的年轻人都会拼命广阔交游,交朋友打名气,力图能让自己鹤立鸡群。

        到了本朝,虽然已经改换成了科举制度,但是察举制遗留下来的风气还在,所以这些读书人们在科举考试之前,总是也会习惯性地替自己打名气,或者去结交那些主考官,把自己的诗文递上去给主考官看,一旦被主考官看上,科举考试也会异常顺遂,几乎可以平步青云。

        这也就是今天裴温来找秦凌的原因,他想让秦凌帮忙把自己引荐给唐青俞。

        “等会而,我有点不明白……”秦凌抬起手,“这还是不对啊,你不是认得我兄长吗?”

        “只是一面之缘而已。”裴温苦笑,“且令兄为人正直不阿,也不喜这种自荐之法,所以我才……”

        但秦凌还有事想不明白:“好吧,就算你需要举荐,可是找我兄长也不太对啊,他才去京城报道,还不知道授什么官呢。”

        裴温苦笑:“这你就没有我消息灵通了……他所授的正是咱们永安府这届乡试加科的主考官。”

        “啊……”秦凌不由得惊叹一声。

        这事说起来,倒还真是她消息不灵通了,简老夫人也没告诉她呀。

        “那这么说来,我兄长不日就能回来了?”

        裴温点点头:“不错。”

        然后又跟秦凌科普了一下这回考试的不同之处。

        原来科举考试分为四等,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其中院试之下,还有两级小考,分别叫县试和府试,都是在生员的户籍地的小型考试,县试府试和院试的第一名成为案首,如果三次考试都是案首,那么就是俗称的中了小三元。

        院试考中之后,就可以被称为秀才,参加乡试,乡试中了之后就是举人,然后参加会试,会试中了之后被称为贡士,就有资格去金銮殿上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了。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殿试的第一名就叫状元了,三次考试都得第一名的,就是俗称的连中三元,大三元。

        历史上能连中大三元的人可不多,那都是人才佼佼者,秦凌自然是记不住的,不过,眼前倒是有一个现成有希望的,就是刚才走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